时间: 2025-04-30 18:5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52
原文展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八 杨基 〔明代〕 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去某个地方,却发现无处可去,随意行走后还是独自返回。猿猴的叫声在黄叶飘落的寺庙中回荡,牛背上驮着夕阳下的山峦。放弃读书,即将成就一番事业,身体却投入了未老的闲适之中。相遇时不要嘲笑我,我只是在才华与平庸之间徘徊。
注释:
诗词背景: 杨基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郊外的孤独行走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接受,以及对才华与平庸之间界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郊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构建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猿声和黄叶的寺庙,牛背上的夕阳山,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两句“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选择和态度,放弃读书,投身于未老的闲适之中,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则是诗人对自己才华与平庸之间界限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认知。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猿声黄叶寺”象征着什么? A. 孤独和哀愁 B. 超脱尘世的意境 C. 对未来的选择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书弃将成业”反映了什么? A. 对未来的选择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己才华与平庸之间界限的思考 D. 孤独和哀愁
诗中的“才与不才间”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选择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己才华与平庸之间界限的思考 D. 孤独和哀愁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