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斋中读书 其六

《斋中读书 其六》

时间: 2025-05-07 10:16:41

诗句

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

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

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

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

鸡鸣风雨夜,奔者亦可危。

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

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

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

立言讵可训,说者宜再思。

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6:41

原文展示:

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鸡鸣风雨夜,奔者亦可危。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立言讵可训,说者宜再思。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

白话文翻译:

男女一旦相爱,情感强烈到无法自控。没有听说在桑树下订立盟约,而是先写下了定情诗。国史明确记录了得失,轻车简从区分了优劣。为何要经历郑卫之地,专门记录那些放荡之人的言辞。在鸡鸣和风雨交加的夜晚,逃跑的人也面临危险。抓住衣袖沿着大路走,难道不怕被人知道吗?在山丘中有麻和麦,两只雄鸟共享一只雌鸟。在李树下成双成对,难道能避免相互指责吗?立言难道可以被训诫,说话的人应该再三思考。无邪是孔子的教导,用来告诫童子的老师。

注释:

  • 桑中契:古代传说中的爱情盟约,常在桑树下订立。
  • 輶轩:轻车简从,指国史的记载方式。
  • 郑卫:古代的郑国和卫国,常被认为是放荡之地。
  • 淫人辞:放荡不羁的言辞。
  • 执袪:抓住衣袖。
  • 丘中:山丘之中。
  • 诟訾:指责,非议。
  • 无邪:指孔子的教导,要求言行正直无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传统道德和文学记录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朱彝尊对古代文学和历史记录进行反思时所作,表达了对传统道德和文学记录的批判,以及对纯洁道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男女情感的描写,引出了对传统道德和文学记录的深刻反思。诗中,“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描绘了爱情的强烈和无法自控,而“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则暗示了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作者通过对“国史明得失”和“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的对比,批判了历史记录中的偏颇和不公。最后,通过“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强调了纯洁道德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回归正直无邪的道德准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描绘了男女之间强烈的爱情,情感之深以至于无法自控。
  2. “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暗示了现代与传统的冲突,现代人更倾向于用诗歌来表达爱情。
  3. “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指出国史明确记录了得失,轻车简从区分了优劣。
  4. “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批判了历史记录中的偏颇和不公,专门记录放荡之人的言辞。
  5. “鸡鸣风雨夜,奔者亦可危”:描绘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危险,逃跑的人也面临危险。
  6. “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表达了在公共场合的尴尬和担忧,怕被人知道。
  7. “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用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社会现象,两只雄鸟共享一只雌鸟。
  8. “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在李树下成双成对,难道能避免相互指责吗?
  9. “立言讵可训,说者宜再思”:立言难道可以被训诫,说话的人应该再三思考。
  10. “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强调了纯洁道德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回归正直无邪的道德准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用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社会现象。
  • 对仗:如“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中的对仗结构。
  • 反问:如“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中的反问句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男女情感的描写,引出了对传统道德和文学记录的深刻反思。作者批判了历史记录中的偏颇和不公,强调了纯洁道德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回归正直无邪的道德准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中契:古代传说中的爱情盟约,常在桑树下订立。
  • 輶轩:轻车简从,指国史的记载方式。
  • 郑卫:古代的郑国和卫国,常被认为是放荡之地。
  • 淫人辞:放荡不羁的言辞。
  • 执袪:抓住衣袖。
  • 丘中:山丘之中。
  • 诟訾:指责,非议。
  • 无邪:指孔子的教导,要求言行正直无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桑中契”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爱情盟约 B. 现代的爱情盟约 C. 古代的战争盟约 D. 现代的战争盟约

  2. 诗中“郑卫”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郑国和卫国 B. 现代的郑国和卫国 C. 古代的郑国和魏国 D. 现代的郑国和魏国

  3. 诗中“无邪尼父教”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教导 B. 孟子的教导 C. 老子的教导 D. 庄子的教导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诗经·卫风·硕人》:反映了古代卫国的风俗和人情。
  • 《诗经·郑风·子衿》:反映了古代郑国的风俗和人情。

诗词对比:

  • 《斋中读书 其六》与《诗经·卫风·硕人》:两者都反映了古代的风俗和人情,但前者更多地批判了历史记录中的偏颇和不公,后者则更多地描绘了古代的生活场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朱彝尊诗歌的重要资料。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有重要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冯贯道赴行在二首 送常德翁和县 思归 双飞桥 食笋 石漕生辰 十七日夜月色尤佳与韦去非东亭小酌 舍弟生子 上知己 山中宿小民家夜闻虎因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荡废 犬字旁的字 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偏曲 防微杜渐 风趣横生 不出户,知天下 弃甲投戈 鹿字旁的字 拈毫弄管 偪介 穷搜博采 曲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