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02
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
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
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
看到这片秀丽的原野,才知道大自然的偏爱。
这山村不需要阴凉,溪水自然滋润田地。
每家每户都依山而建,门口缭绕着青烟。
因此我思索着脱离尘世的人,化作了飞翔的桂树仙人。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以悲苦而真挚的情感著称,善于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诗风深受后世推崇,尤其是“寒食”诗。
《终南山下作》创作于孟郊游历终南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山村的宁静与美好,向往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
《终南山下作》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孟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认为这片土地是造化的恩赐,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接下来的“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则描绘出一种自然自足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山村的纯朴和自然的馈赠。
“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一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勾画出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活画面,山村的房屋层层叠叠,炊烟袅袅,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而最后两句“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超越世俗,成为真正的“飞桂仙”,这不仅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体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折射出一种人生哲学,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中“见此原野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赞美
C. 愤怒
“家家梯碧峰”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喧闹
B. 乡村宁静
C. 战争景象
“蜕骨人”指的是什么人?
A. 世俗之人
B. 修道之人
C. 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