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句槐花黄

《残句槐花黄》

时间: 2025-05-03 21:53:20

诗句

槐花黄,举子忙;促织鸣,懒妇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3:20

原文展示

残句槐花黄
作者:苏轼 〔宋代〕

槐花黄,举子忙促织鸣,懒妇惊。


白话文翻译

槐花已经变黄,读书的学生们忙着听促织在鸣叫,而懒惰的妇人则被惊醒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槐花:槐树的花,通常在夏季盛开,花色黄白。
  • 举子:古代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
  • 促织:一种昆虫,古人在夏天听其鸣叫,常用以比喻诗情。
  • 懒妇:懒惰的妇女。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古代读书人和农村生活的场景,槐花与促织的鸣叫都反映出当时的季节氛围,暗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残句槐花黄》是苏轼在某个夏季时节的感怀之作,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情的观察,尤其是对读书人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残句槐花黄》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夏日场景。槐花的黄与学生的忙碌形成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读书人对功名的渴望,也反映了普通生活中的宁静与忙碌。诗中“促织鸣”是夏天的常见声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律动。而“懒妇惊”则揭示了人们在生活节奏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表现出苏轼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理解。诗中不仅有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有人们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槐花黄:描绘了槐花的颜色,象征夏天的到来。
  • 举子忙促织鸣:表达了读书人的心态,他们忙于应试,象征着对未来的追求。
  • 懒妇惊:描绘了懒惰的妇女被打扰,反映出不同生活状态之间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举子忙”和“懒妇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促织的鸣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活的观察,表现出人们在忙碌与懒惰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苏轼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花:象征夏季的到来,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活力。
  • 促织:象征自然的声音,亦代表着诗人的内心感受。
  • 懒妇:代表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反映出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槐花的颜色是什么?

    • A. 白色
    • B. 红色
    • C. 黄色
    • D. 紫色
  2. “举子”指的是什么人?

    • A. 农民
    • B. 商人
    • C. 读书人
    • D. 官员
  3. 诗中“懒妇惊”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忙碌
    • B. 安宁
    • C. 懒惰
    • D. 快乐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苏轼的《残句槐花黄》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而苏轼则通过槐花与促织的鸣叫展现了生活的忙碌与宁静,两个诗人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正宫】端正好_俺便似画图 【正吕】叨叨令 道情 寄怀故园诸同学 访茶村先生不值 山中纪咏 其二 奉敕题古瓷琴 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 恭和御制玉瓮歌元韵 恭和御制木变石歌元韵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晚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熊据虎踤 单人旁的字 水银泻地 门字框的字 韋字旁的字 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亲亲热热 穰灾 劳而少功 酒素 四点底的字 返开头的成语 苜蓿盘空 迁善改过 琼章 狼眼鼠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