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2:19
作者: 苏轼 〔宋代〕
涉世恨形役,告休成老夫。
良欣就归路,不复向迷途。
去去径犹菊,行行田欲芜。
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
我在世间遭遇了许多烦恼与困扰,最终变成了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
我十分高兴能回到归来的道路,不再迷失在错误的方向上。
我走着走着,沿途的菊花依旧盛开,田野也渐渐杂草丛生。
对亲人的情感依然存在,清酒在酒樽中等待着我。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曾多次被贬,生活经历丰富,对社会、人生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归隐的渴望。在经历了官场的波折后,苏轼希望能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涉世恨形役”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揭示了人在官场中不得不承受的重重压力与烦恼。接着,苏轼以“良欣就归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仿佛在说,虽然生活艰难,但回归自然、追寻自由的心愿始终未变。
“去去径犹菊,行行田欲芜”则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世事的繁杂,菊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而“田欲芜”则暗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荒凉,表达了对岁月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更显出他对亲情的眷恋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清酒象征着生活中的乐趣与放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对人生、自然和亲情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与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的困惑与归隐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对什么感到厌倦?
诗中提到的“径犹菊”指的是什么意象?
“情亲有还往”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