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4
送渑池崔主簿
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
当时匹马客,今日县人迎。
暮雨投关郡,春风别帝城。
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
这座城市连接着洛阳的道路,每年都有人经过这里。
当年我一个人骑马出行,如今却是县里的官员受到欢迎。
傍晚的雨滴在关郡洒落,春天的风送别了帝城。
东西两地虽然不远,但我每天都在期待你的佳音。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号“浑江”,与白居易、元稹共称“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冷暖。
《送渑池崔主簿》是韦应物为朋友崔主簿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感慨。此时的韦应物正处于官场与文人的交织之中,生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送渑池崔主簿》是韦应物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的开头描绘了城市与道路的连接,体现了人们年年往返的情景,表现出一种久别重逢的温暖。接着,诗人用“匹马客”与“县人迎”的对比,表达了从孤独的旅者到被人欢迎的变化,暗示了诗人与朋友关系的深厚。
诗中雨、风、关郡和帝城的意象交相辉映,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与期待。最后一句“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则是对未来联系的期盼,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持久。整首诗充满了对友谊的珍惜与生活的感悟,既有送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感伤,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联系的期待。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邑”指什么?
A. 山川
B. 城镇
C. 河流
D. 草地
诗人回忆自己曾经的身份是什么?
A. 县人
B. 旅客
C. 商人
D. 士人
“朝夕待佳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无所谓
B. 对朋友的期待
C. 对离别的绝望
D. 对生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