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王卿送别

《答王卿送别》

时间: 2025-05-03 22:05:51

诗句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

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51

原文展示

《答王卿送别》

去马嘶春草,
归人立夕阳。
元知数日别,
要使两情伤。

白话文翻译

离去时马儿在春草上嘶鸣,
归来时人独自伫立在夕阳下。
早已知道分离不过是数日,
却仍然让两人心中感到伤痛。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马:指离去的马匹。
  • 嘶春草:马在春草上嘶鸣,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与动感。
  • 归人:指归来的人。
  • 立夕阳:在夕阳下伫立,表现出孤独与沉思。
  • 元知:早已知道。
  • 数日别:分离的时间并不长。
  • 两情伤:彼此的感情因离别而感到伤痛。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夕阳”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静斋,祖籍河南,后移居长安。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友人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情感的伤感,反映了唐代人们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离别情绪的细腻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境:春草上马儿的嘶鸣声,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而归人立于夕阳下,孤独与思念交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离别的悲伤,也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紧密相连。最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表明即便只是短暂的分别,依然会给彼此带来伤痛,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真实让人倍感共鸣。

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间流逝与离别的无奈感受,体现了韦应物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马嘶春草:离去的马在春草上嘶鸣,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
  2. 归人立夕阳:归来的人在夕阳下伫立,传达出孤独与沉思的情绪。
  3. 元知数日别:早已明白这只是短暂的分别,反映出对离别的理智认知。
  4. 要使两情伤:即使知道分离时间不长,情感上依然会因离别而感到伤痛。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去马嘶春草”与“归人立夕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马、春草、夕阳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互交织。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珍视,揭示了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会对彼此的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分别与旅程。
  • 春草:代表着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别离的时节。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传达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去马嘶春草”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离别的伤感
    • C. 对自然的赞美
  2. 诗中“归人立夕阳”中的“夕阳”象征了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时间的流逝
    • C. 战斗的胜利
  3. 诗人对短暂别离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伤感
    • C. 欢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叔同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加侧重于人生的理想与追求,而韦应物的《答王卿送别》则更为细腻,聚焦于情感的直接流露。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分析》

相关查询

渭上送李藏器移家东都 送王秘书归江东 雨中宿义兴寺 濬公院怀旧 赠韦山人 赠田家翁 春日即事二首 送友贬岭南 赠海明上人(一作赠朗公) 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赇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三老四少 阿柄 唯才是举 中微子 尸字头的字 知水仁山 笨鸟先飞 谷字旁的字 软壳鸡蛋 惨不忍睹 春风风人 听课 旡字旁的字 包含歹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