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1:59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每年在除夕夜写诗,写一次就感到一次衰老。
家中只酿有三斗酒,春天的余寒还未过去。
鸡和猪依旧没有改变,邻里之间互相欢庆。
元旦应该没有客人来访,心中清淡,不想佩戴冠冕。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创作上广泛涉猎,诗、文、词皆有成就。他的诗风质朴,情感真挚,常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除夕之际,作者在感叹时间流逝和自我衰老的同时,描绘了家庭和邻里之间的温情与和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团圆、节日的珍视。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以此为契机,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苏辙的《除夜二首》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除夕这一特定时刻的情感与哲思。诗中前两句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感慨,"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道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赋诗的次数与衰老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平淡与温馨,"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不仅体现出生活的简单,也暗示了人们在寒冷的春季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最后两句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邻里自相欢"描绘了人们在节日里团聚的欢乐,而"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似乎在表达对世俗繁华的淡然与超然。
整体上,这首诗在平淡中见真情,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的感怀,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温暖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索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家庭温暖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鸡豚”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受是?
答案:
对比苏辙的《除夜二首》和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两者皆在特定时刻表达个人感受,但苏辙更多地侧重家庭与邻里之间的温暖,而李白则表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