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6:44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
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山长。
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
路出嵩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绿叶在秋天的惊扰中渐渐变黄,官职却无处可寻,连林塘都显得稀少。
浮生早已是尘世的劳碌伴侣,眼睛虽病却依然能欣赏锦绣的诗章。
羞于见到旧友因梁苑荒废,梦中寻觅归路蜀山遥远。
怜惜你对我的情谊依旧,竹子性情清冷未受霜害。
魏红与姚黄交错相映,洛水边的每家每户都自建池塘。
游子贾生多有感触,闲官白傅的篇章也令人深思。
山中少室的云烟已经苍老,宫中连昌的草木依旧长青。
走出嵩高应当稍作停留,白发新过一番霜雪。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和理学著称,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苏辙送别友人张耒赴寿安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自身的感慨。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苏辙的这首诗在送别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首联通过“绿发惊秋半欲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透露出岁月的流逝感。接下来的“官居无处觅林塘”,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这里不仅仅是对官职的思考,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诗意的追求,虽然身处尘世繁忙之中,但仍然渴望在诗词中寻得一丝慰藉。在诗中,苏辙通过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结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不变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选择题:诗中“绿发惊秋半欲黄”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景象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蜀山”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病眼犹便锦绣章”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