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归

《春归》

时间: 2025-05-12 07:38:26

诗句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26

原文展示:

春归
杜甫 〔唐代〕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归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竹林和茅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自从离开后又过了数十年,时光匆匆,春天又一次到来。诗人倚杖而立,眺望孤石,倾壶而饮,感受着细沙的温暖。远处的鸥鸟在水面上漂浮,轻盈的燕子在风中斜飞。虽然人生路途艰难,充满了坎坷,但我明白生命的有限。此时此刻,无论是清醒还是醉倒,我都将心情随意地归于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

注释:

  • 苔径:苔藓覆盖的小路。
  • 茅檐:用茅草搭建的屋檐。
  • 甲子: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表示时间的流逝。
  • 倏忽:形容时间转瞬即逝。
  • 倾壶:倒酒,常用于饮酒的场景。
  • 浅沙:水边的细沙。
  • 远鸥:远处的海鸥。
  • 轻燕:轻盈的燕子。
  • 世路:人生道路。
  • :障碍,困境。
  • 乘兴:心情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风兼具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关注民生疾苦,善于描绘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春归》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经历了诸多磨难,身心俱疲。此时,他寄情于自然,以春天的景色抒发内心的感受,寄托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春归》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场景。竹子、苔藓、茅檐和盛开的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象征着春的生机与希望。

接着,杜甫提到“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甲子即六十年,诗人自离别以来,已过去了多个甲子,春天再次回归,这种短暂的时间感让人倍感珍惜。随后,诗人倚杖而立,观察周围的孤石与沙滩,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沉醉与思索。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描绘了远处海鸥与燕子在宁静的水面与微风中的优雅姿态,象征着自由与自在。最后两句“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尽管人生路途充满艰难与挫折,但诗人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杜甫深邃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苔径临江竹:描绘了竹林边的小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茅檐覆地花:茅草屋檐下开满了花,进一步渲染了春的气息。
  • 别来频甲子:自从离开后,已经过去了数十年。
  • 倏忽又春华:时光转瞬而逝,又迎来了春天的花开。
  • 倚杖看孤石:诗人倚着拐杖,凝视着孤独的石头,表现出对自然的沉思。
  • 倾壶就浅沙:在水边饮酒,感受沙子的温暖。
  • 远鸥浮水静:远处的海鸥安静地漂浮在水面上。
  • 轻燕受风斜:轻盈的燕子在风中飞舞,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 世路虽多梗:人生路途虽然有许多坎坷。
  • 吾生亦有涯:但我的生命是有限的。
  • 此身醒复醉:此时无论是清醒还是醉倒。
  • 乘兴即为家:心情愉悦时,我就把这里当作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苔径”、“茅檐”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动形象。
  • 对仗:如“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杜甫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哲思,虽然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困扰,但他选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快乐,体现了人生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 苔径:象征着生命的沉静与自然的生机。
  • 茅檐:代表着乡村的生活与温暖的归属感。
  • 孤石:象征着孤独与坚韧的生命。
  • 远鸥: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轻燕: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苔径”是什么? A. 竹林
    B. 小路
    C. 河流
    D. 山岗

  2. “别来频甲子”的意思是? A. 离开后回来了
    B. 离开很久了
    C. 时间过得很快
    D. 经历了很多事情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 王维的《相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的《春归》和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更注重人生的感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杜甫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通过景物传达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采桑子三首 其二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再寄一首 采桑子 其二 答苇坚,步原韵 采桑子 清明后三日作 采桑子·黄宾虹先生山水横幅,雅之属题 采桑子 其八 采桑子 闻歌有赠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三 丁亥岁暮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代人说项 渗流 偬偬 黽字旁的字 乱世之音 言字旁的字 蹐地踨天 蒙医 强直自遂 包含璋的词语有哪些 朝思暮念 包含髫的词语有哪些 鼠啮蠹蚀 立刀旁的字 拘拘儒儒 黹字旁的字 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