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1:02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
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
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
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
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
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清江流向龙门,绝壁上连一寸土地都没有。
长风吹起高高的浪,浩浩荡荡自古以来就如此。
在险峻的山崖上盘旋,仰头望着悬垂的线缕。
光滑的石头是谁凿出来的,浮动的桥梁轻盈地支撑着。
眼前目眩,花瓣如雨般纷纷落下。
百年里都不敢预料,这一跌落又能如何追寻?
早已听闻瞿塘峡的艰险,已经看到大庾岭的广阔。
我这一生经历了艰险,今后恐惧的事情还会更多。
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龙门阁》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动荡的社会中目睹了无数的艰险与苦难,诗中流露出对自然险境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龙门阁》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清江、龙门和绝壁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险峻。开篇以清江流向龙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绝壁和高浪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与危险。诗中“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一联,既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又暗含着人类智慧的脆弱与不易。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杜甫的深厚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龙门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杜甫对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龙门”指的是哪个地点?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苏州河
诗中“目眩陨杂花”中的“陨”字指的是什么?
A. 落下
B. 上升
C. 消失
D. 繁茂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忽略
C. 敬畏
D.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