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47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听说今年春天的雁,已经从广州南归了。
它们看见花开,告别涨潮的大海,
为了躲避雪霜,飞往罗浮山。
这样的景象与战乱息息相关,何时才能摆脱游子的忧愁?
年年霜露相隔,不过是五湖的秋天而已。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杜甫生于盛唐,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困苦。他的诗歌兼具历史感和人道主义情怀,被誉为“诗圣”。
《归雁》创作于杜甫晚年的动荡时期。诗中通过观察大雁的南归,表达了他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战乱使他不得不背井离乡,游历在外,感受到深重的游子之愁。
《归雁》是杜甫以候鸟归来为引子,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诗的开头通过“闻道今春雁”,引入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却将这种生机与自身的游子之愁联系起来,形成了鲜明对比。雁南归的场景中,既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世间动荡不安的感慨。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描绘了雁在迁徙中选择向南的过程,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寒冷环境的躲避。同时,这也隐喻了杜甫对战乱的逃避和心灵的向往。最后,作者以“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总结全诗,表达了年复一年间的无奈与愁苦,凸显了深厚的乡愁与对和平生活的极度渴望。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战争带来的离愁与不安的深刻感悟,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出游子的孤独与对家国的思念。诗中通过大雁的归来,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归雁》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市
D. 一个湖
诗中提到的“年年霜露隔”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战争的思考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