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下塘

《下塘》

时间: 2025-05-01 08:16:22

诗句

河水新添三尺高,河边芦苇有龟巢。

波流夜夜飘渔箔,空点篮灯照树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6:22

原文展示:

下塘
作者: 高翥 〔宋代〕

河水新添三尺高,
河边芦苇有龟巢。
波流夜夜飘渔箔,
空点篮灯照树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河水上涨了三尺,河边的芦苇中有乌龟的巢穴。夜晚的波流轻轻荡漾,渔网在水面上飘动,空中点缀着篮灯,照亮了树梢。

注释:

  • 河水新添三尺高:河水上涨了三尺,表示最近的降雨或其他因素导致水位上升。
  • 河边芦苇有龟巢:指在河边的芦苇丛中,有乌龟的巢穴,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波流夜夜飘渔箔:波浪的流动使渔网漂浮在水面,渔箔指的是捕捞用的网具。
  • 空点篮灯照树梢:在夜空中,篮灯照亮了树木的顶端,营造出温馨的夜景。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反映了宋代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宋代诗人,字公绰,号静峰,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发展,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下塘》是高翥的一首田园诗,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和谐。开篇通过“河水新添三尺高”引入,描绘了水位上涨的情形,这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记录,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接着,诗人提到河边的芦苇和乌龟巢,展现了自然中的生态平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第三句“波流夜夜飘渔箔”描绘了渔民夜间捕鱼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空点篮灯照树梢”,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篮灯的光辉映照在树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河水新添三尺高: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
    • 河边芦苇有龟巢:展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波流夜夜飘渔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渔民夜间的辛勤与自然的流动。
    • 空点篮灯照树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灯光的温暖让人感到安全与舒适。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河水新添”比喻自然的变化。
    • 拟人:波流如同有生命般,轻轻飘动渔箔。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河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芦苇:代表了自然的生机与生态的和谐。
  • 龟巢:象征着安宁与归属感。
  • 波流与渔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篮灯:象征温暖与希望,照亮了夜晚,带来安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河水上涨了多少尺?
    • A) 两尺
    • B) 三尺
    • C) 四尺
  2. 诗中提到的生物是什么?
    • A) 鱼
    • B) 龟
    • C) 鸟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
    • A) 太阳
    • B) 星星
    • C) 篮灯

答案

  1. B) 三尺
  2. B) 龟
  3. C) 篮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高翥的《下塘》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但高翥更注重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哲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生活气息,后者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高翥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 至扬州 其三 宝应道中 名姝吟 题陈国秀小园 其二 行宫 胡笳曲 十拍 江行第八十七 赣州再赠 梅州第六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安居乐业 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埙唱篪应 麻麻糊糊 野性难训 肉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哨腿 地蛋 问罪之师 挨满 冬日之阳 采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埽眉才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