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6:22
下塘
作者: 高翥 〔宋代〕
河水新添三尺高,
河边芦苇有龟巢。
波流夜夜飘渔箔,
空点篮灯照树梢。
这首诗描绘了河水上涨了三尺,河边的芦苇中有乌龟的巢穴。夜晚的波流轻轻荡漾,渔网在水面上飘动,空中点缀着篮灯,照亮了树梢。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反映了宋代人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高翥,宋代诗人,字公绰,号静峰,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发展,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下塘》是高翥的一首田园诗,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和谐。开篇通过“河水新添三尺高”引入,描绘了水位上涨的情形,这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记录,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接着,诗人提到河边的芦苇和乌龟巢,展现了自然中的生态平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第三句“波流夜夜飘渔箔”描绘了渔民夜间捕鱼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空点篮灯照树梢”,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篮灯的光辉映照在树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翥的《下塘》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但高翥更注重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哲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生活气息,后者则更具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