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3:08
小楼雨中
高翥 〔宋代〕
长安市上僦楼居,
闲裹身心尽自如。
十日雨声春对酒,
一窗镫影夜观书。
茶经未展愁先醒,
芭录才看病已除。
所欠短檐晴景好,
拆桐花月共扶疏。
在长安城的楼中居住,
闲适地包裹着身心,完全自在。
十天的雨声伴着春天的酒,
一扇窗前的灯影下夜读书籍。
茶经尚未展开就愁绪已醒,
芭蕉叶才刚看病就已痊愈。
我所缺少的只是短檐下的晴好天气,
愿与桐花月色共享这份清幽。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描绘的场景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高翥,宋代诗人,生平多有诗文流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高翥身处长安时,正值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通过雨中小楼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小楼雨中》展现了诗人高翥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情感。诗的开头就将读者带入长安城的楼居,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长安市上僦楼居,闲裹身心尽自如”,以“僦楼居”引入,表现出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并非奢华,而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
雨声伴随着春日的酒,形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十日雨声春对酒”,不仅表达了雨天的静谧,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夜晚的灯光映照书籍,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茶经未展愁先醒,芭录才看病已除”,则反映出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敏感。虽然尚未展开茶经的学习,心中的忧愁却悄然浮现,显示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
最后两句“所欠短檐晴景好,拆桐花月共扶疏”,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自然的美景共享宁静。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使整首诗歌在清新自然的氛围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闲适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翥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十日雨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宁静
C. 喜悦
D. 愤怒
诗中“茶经未展愁先醒”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未来的期盼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知识的渴望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高翥的《小楼雨中》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通过自然元素(雨、春天)表达情感,但高翥更偏向于悠闲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时世的忧虑与关怀。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感受与表达方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