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时间: 2025-05-03 21:57:15

诗句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

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

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

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

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

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7:15

原文展示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作者:白居易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
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
乘春日一浇,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
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
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
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之前做官的日子,屈身低头承受着许多的辛苦。归家后心中却难以适应,无法找到方法来安慰我的心神。于是我亲手栽种了两棵松树,以此来充当我的宾客。趁着春日浇水,树木渐渐茁壮生长,生机愈加欣欣向荣。清雅的韵味在秋天依然存在,绿茸茸的松针随着阳光不断焕新。起初我怜惜涧底的色彩,却忘记了城中的春光。有时白天关上门,双影映照在我身边。整天不再感到寂寞,心中仿佛有三个人相伴。忽然接到朝廷的诏令,召我为文苑的臣子。闲来时感到一阵惆怅,恰似朋友的离别。早知道在烟翠之间游玩,不该再逗留于尘世的纷扰。

注释

  • :官吏,指从事行政工作的官员。
  • 折腰:屈身,指为官的辛苦与屈从。
  • 无计慰心神:没有办法安慰自己的心灵。
  • 手栽:亲手种植。
  • 生意:生机,生长的状态。
  • 清韵:清雅的气韵。
  • 涧底:山涧的底部。
  • 掩关:关闭门窗。
  • 影对一身:影子与我相对。
  • 文苑臣:文人官员,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
  • 惆怅:忧愁,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他的诗作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著称,涵盖了社会、人生、自然等多方面的主题,风格上融入了大量的生活细节与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担任盩厔县(今陕西省盩厔县)知县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辛苦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两棵松树的栽种象征着他对生活的寄托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与家乡生活之间的矛盾心情。

诗歌鉴赏

白居易在《寄题盩厔厅前双松》中,通过栽种松树的细节,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自己作为官吏的艰辛,言辞中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苦涩与无奈,这种情感在“折腰多苦辛”中得到了直白的展现。接着,诗人转向家庭与自然,通过亲手栽种松树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心灵的解脱。

诗中描述的“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展现了松树在四季中依然保持的生机与活力,这与诗人内心的渴望相呼应。诗人在描绘松树的生长过程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喧嚣的官场与宁静的自然之间的挣扎。

“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诗人强调了与松树的情感联结,松树仿佛成了他内心的朋友,使他在寂寞的官场生活中获得了一丝慰藉。然而,随着朝廷的征召,诗人的生活又回到了官场的喧嚣,内心的惆怅如影随形,“恰似别交亲”形象地表现了他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失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易,展示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体现了他在艰辛与宁静之间的情感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回忆起自己曾做官的日子,屈身迎合他人,承受了许多苦楚。
  • 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归家后感到不适应,没有办法安慰自己的心灵。
  •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手动栽种两棵松树,作为心灵的陪伴。
  • 乘春日一浇,生意渐欣欣。:利用春日浇水,树木逐渐变得生机勃勃。
  •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秋天的清雅韵味依旧,绿茸茸的松针随着阳光不断焕新。
  • 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最初怜惜涧底的色彩,却忘了城市中的春光。
  •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有时白天关上门,松树的影子与自己相对。
  • 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整天不再感到寂寞,心中仿佛有三个人相伴。
  • 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突然接到朝廷的诏令,被征召为文苑的官员。
  •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闲暇时感到一阵惆怅,宛如与朋友离别。
  •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早知道在烟翠之间游玩,便不该再逗留于尘世的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树象征诗人的心灵寄托与陪伴。
  • 拟人:松树被赋予了陪伴与安慰的角色。
  • 对仗:如“生意渐欣欣”与“清韵度秋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无奈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常青,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寄托。
  • 春日: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秋天:象征成熟与沉静,表现诗人内心的反思与成就。
  • 双影:代表陪伴与孤独,反映诗人与松树的情感联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松树”象征什么?
    A. 官场的压力
    B. 诗人的孤独与寄托
    C. 自然的美丽

  2. 诗人回忆起“为吏日”时,感到什么?
    A. 快乐
    B. 无奈与苦辛
    C. 忘却

  3. “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中的“三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和松树
    B. 诗人和朋友
    C. 诗人和家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友人》——李白
  • 《山中问答》——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两位诗人都善于描写自然,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人情与社会生活,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意境与哲理。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评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金缕曲 其三 题《华亭徐式如孝廉良钰女投水殉节行略》 金缕曲 书怀 金缕曲 闻卢沟桥战讯 金缕曲 唐忽雷 金缕曲 题画 金缕曲 哀挽缪彦威词丈 金缕曲 岁暮有怀畹兰于吴中 金缕曲 试院示诸生三十五叠前韵 金缕曲·和董每戡君 金缕曲·蜡夙旅次感怀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白 变化多端 里字旁的字 传漏 一心同体 十字旁的字 有心人 厂字头的字 狗皮膏药 符会 孤鸾寡鹄 立刀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区区之数 包含执的词语有哪些 扬威耀武 包含恃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社的成语 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