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1:27
送丹阳采访
作者: 徐安贞 〔唐代〕
郡县分南国,皇华出圣朝。
为怜乡棹近,不道使车遥。
旧俗吴三让,遗风汉六条。
愿言除疾苦,天子听歌谣。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的郡县分布,皇帝的德治在这个时代显现。诗人因怜惜故乡的舟船近在咫尺,却不知使者的旅途是如此遥远。借用吴三让的旧俗,传承汉朝的遗风,诗人希望能消除人民的疾苦,愿天子能够倾听百姓的歌谣。
徐安贞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绘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盛世时期,诗人看到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疾苦形成鲜明对比,发出对民生的关注与对皇帝的期望,寄托了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送丹阳采访》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南国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诗的开篇以“郡县分南国”引入,展现了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而“皇华出圣朝”则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赞美,显示出诗人对国家的期望。
在描绘个人情感时,诗人提到“为怜乡棹近,不道使车遥”,体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使者远道而来的不易,流露出一种隐忧和无奈。接着,诗人提及“旧俗吴三让,遗风汉六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表达了希望社会能够恢复礼让与法治的愿望。
最后,诗人以“愿言除疾苦,天子听歌谣”作为总结,直接向皇帝呼吁,希望能够消除人民的痛苦,倾听他们的声音。这种直接的诉求与期望,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南国的描绘和对民生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通过歌谣传达民众的声音,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吴三让”代表了什么?
A. 武力
B. 礼让精神
C. 文人雅士
D. 经济政策
诗人希望天子听到什么?
A. 战争的号角
B. 民众的歌谣
C. 外国的声音
D. 商人的诉求
“愿言除疾苦”中“疾苦”指的是什么?
A. 经济危机
B. 人民的痛苦
C. 自然灾害
D.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