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游大德赴甘州口号

《送游大德赴甘州口号》

时间: 2025-04-23 07:00:25

诗句

支公张掖去何如,异俗多嫌不寄书。

数人四海皆兄弟,为报殷勤好在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00:25

原文展示:

支公张掖去何如,异俗多嫌不寄书。
数人四海皆兄弟,为报殷勤好在无。

白话文翻译:

支公,你去张掖的路途如何?我担心异地的风俗不同,无法互通书信。
在这浩瀚的四海之中,虽然我们彼此都如兄弟般亲近,但为了报答你的热情关怀,似乎又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

注释:

  • 支公: 这里指代的是诗中的友人或同伴,可能是个别名。
  • 张掖: 古代地名,今甘肃省张掖市,地处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汇之地。
  • 异俗: 指不同的风俗习惯。
  • 殷勤: 形容热情周到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云奇,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人际情感,文字简练有力,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朋友即将前往张掖的时刻,诗人在此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对异地风俗的担忧与人与人之间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离别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人情的思考。开头两句“支公张掖去何如,异俗多嫌不寄书”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行的关心。张掖作为一个远方的地方,意味着彼此的距离将会加大,异地的风俗习惯也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

而后两句“数人四海皆兄弟,为报殷勤好在无”则转变了情感的基调,虽然大家在四海之间如兄弟般亲近,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彼此之间的联系却显得脆弱和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现实的无能为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支公张掖去何如:关心友人出行的情况,表现了诗人的牵挂。
  2. 异俗多嫌不寄书:对异地风俗的担忧和书信往来的无奈。
  3. 数人四海皆兄弟:虽然大家关系亲近,情谊深厚。
  4. 为报殷勤好在无:在情谊中却感到回报的无能为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兄弟”和“无”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友情的珍贵与现实的无奈。
  • 反问:开头的“去何如”带有疑问,表现出关心与不安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惋惜,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即使有深厚情谊,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会面临沟通与联系的困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掖: 代表遥远的异乡,象征着距离和陌生。
  • 兄弟: 代表深厚的友情,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支公”是指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家人
    • C. 诗人的同事
  2. 诗中提到的“张掖”是指哪个地名?

    • A. 今北京市
    • B. 今甘肃省
    • C. 今山东省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 A. 无所谓
    • B. 关心与不舍
    • C. 恨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离别情感,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哲理。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强调了友情与离别,情感更加细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堤曲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使至蓝谿驿,寄太常王丞 送李评事游越 寄白二十二舍人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送吴炼师归王屋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够意思 包含勋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知县事 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昼想夜梦 琳琅触目 五男二女 城中桃李 邑字旁的字 飘零 草莽之臣 接收 百世流芳 鹿字旁的字 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