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2:25
我哭汪夫子,悽然涕泪多。
此生真偃蹇,力学未蹉跎。
奥衍广陵对,清华宝鼎歌。
幽情寄碑碣,小像署维摩。
我为汪先生哭泣,泪水悲伤而流淌。
这一生真的是弯曲不平,努力学习却没有白白浪费。
在广陵这个地方,豪放的诗歌在流淌,像清华的宝鼎一样辉煌。
我将幽深的情感寄托在碑石上,像维摩诘那样在小像上书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在廷,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典雅,情感真挚,作品多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沈在廷对汪容甫的追悼之时,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汪容甫的追悼,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以“我哭汪夫子”直接表达了悲痛之情,接着用“悽然涕泪多”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度,展现了诗人对汪容甫的深切怀念。第二联中,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尽管努力学习,却感到人生的艰难与不平。这种自我反省与感慨,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在追悼友人,也在探讨人生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联则通过“奥衍广陵对”和“清华宝鼎歌”展现了汪容甫的才华与成就,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最后一句将“幽情寄碑碣”联系到维摩诘,暗示着诗人希望通过诗作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永恒的文化与智慧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逐句解析:
我哭汪夫子,悽然涕泪多。
表达了对汪容甫的悲痛与怀念,直接进入情感的核心。
此生真偃蹇,力学未蹉跎。
反思自身的学习与人生,尽管努力,但仍感到人生的不如意。
奥衍广陵对,清华宝鼎歌。
描绘了汪容甫的成就与才华,借用地名和象征,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
幽情寄碑碣,小像署维摩。
将情感寄托于文化与智慧之上,寄托了诗人的追思与敬仰。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追悼为主线,探讨了人生的艰辛与追求智慧的价值,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汪夫子”是指谁?
“幽情寄碑碣”中的“碑碣”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较,两首诗均在亲人或朋友的离去上流露出深切的思念,但沈在廷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友人学术成就的赞美与人生的哲思。杜甫则更具生活的沉重感与社会的批判。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和背景下的诗人如何表达相似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