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24:35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
这江南的美景何必再去伤心哭泣,六朝留下的遗迹在此地。这片土地,曾经多少次被铜驼荆棘覆盖。波涛已经冲毁了镜头上的台阶,平坦的沙滩掩埋了藏书的墙壁。我漫步在高处,清晰地数着历史的沧桑,心中却感到无比空虚。朱仙镇与陈桥驿遥相望,城南城北的景象都在眼前。幽兰轩的影子渐行渐远,已难觅那曾经的烬灰。且让我们在金梁桥上醉饮月色,不再去寻找那萼绿堂前的石头。西风卷起,片片落叶忽然飞来,伴随着秋天的笛声。
顾贞观,清代诗人,生于福建,精通诗文,尤以古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历史遗迹,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风格典雅、深沉。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追忆之时。诗人通过对江南的描绘,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这首《满江红》和《毛会候汴梁怀古》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积淀。诗中描绘的江南美景与历史遗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悠远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的开篇,直接抒发了对历史的无奈与伤感,似乎在质疑为何还要为过去的辉煌而感到痛苦。接着,诗人以铜驼荆棘为象征,指代曾经的繁华已然不再,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在“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消逝,令人感到一阵惆怅。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朱仙镇与陈桥驿的遥望,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追忆。
最后一句“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西风、落叶、秋笛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过往的惋惜,表现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怀古情怀。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东吴、东晋、南朝四个朝代
D. 明朝
“朱仙镇”和“陈桥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遥远的回忆
B. 交通繁忙
C. 文化遗址
D. 以上皆是
诗中“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寂与惆怅
C. 快乐
D. 期待
答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顾贞观的《满江红》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文化的追忆,而《庐山谣》则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的情感。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