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37:02
作者: 苏轼 〔宋代〕
宋玉对楚王此独大王之雄风也,庶人安得而共之?讥楚王知己而不知人也。柳公权小子与文宗联句,有美而无箴,故为足成其篇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这首诗提到宋玉曾对楚王的威风感到钦佩,但又指出平民百姓无法与之相比,暗讽楚王只知自己而不知他人。柳公权和文宗的联句有美感却缺乏警示,因此成就了这段文字。大家都在抱怨炎热,我却喜爱夏日的漫长。南风轻轻吹来,宫殿中顿时感到一丝凉意。因为居所的迁移,让我忘却了苦与乐。希望这种清凉能够普遍传播,带给四方的每一个人。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自成一派,既有豪放又有细腻,常以生活体验和自然风光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观察社会现象、思考人情世故时写成的,反映了他对权力、地位的思考以及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
苏轼的《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以其清新隽永的意象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引人入胜。诗中通过对楚王威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与权威的不满,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此相对的是对夏日的喜爱,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一句,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视角,强调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普遍现象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
此外,诗中“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的愿望,传达出苏轼对社会福祉的期待,表达了对人们共同享受清凉和舒适生活的渴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恰恰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积极反应,展示了他人性光辉的一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权力与人群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怀,希望每个人都能分享清凉和快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为何喜欢夏日?
“清阴分四方”中“清阴”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