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探春令

《探春令》

时间: 2025-04-27 14:45:43

诗句

梦香庭院,是谁写出,洗妆风露。

恰殢云无影,禁烟有约,管得诗魂住。

寻春不道天涯暮。

暮春归又误。

恁阑干一角,冥冥澹月,照断愁来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43

原文展示:

梦香庭院,是谁写出,洗妆风露。恰殢云无影,禁烟有约,管得诗魂住。寻春不道天涯暮。暮春归又误。恁阑干一角,冥冥澹月,照断愁来路。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香气弥漫的庭院里,究竟是谁在写下这清晨的露水?恰好云彩无影无踪,烟雾被禁锢在某个约定之中,能够让我的诗魂安住。寻春之时却不觉已至天涯的黄昏,暮春时节又错过了归期。那斜靠在栏杆的一角,朦朦胧胧的淡月,照亮了我愁苦的归路。

注释:

  • 梦香庭院: 指的是梦中充满香气的庭院,表现梦境的美好与幻想。
  • 洗妆风露: 意指清晨的露水如同洗去妆容一般清新,形容自然的美丽。
  • 殢云: 意为“缠绕的云”,表现云雾的缥缈。
  • 禁烟有约: 可能指与某种约定有关的烟雾,表现一种氛围。
  • 诗魂: 指诗人的灵感和创作激情。
  • 天涯暮: 形容时光的流逝,春天已尽,天边已暗。
  • 恁阑干一角: 指在栏杆的一角,表现一种孤独的状态。
  • 冥冥澹月: 指朦胧的淡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无显著的历史典故,但“春”作为主题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美好与生机,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嗣绾,清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呈现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

创作背景:

《探春令》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夏之交,诗人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探春令》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起首一句“梦香庭院”,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境界,庭院的香气弥漫,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在梦中萦绕。而“是谁写出,洗妆风露”则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充分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艺术触觉。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寻春不道天涯暮”展现了对春天的追寻与无奈,时光的流逝使得春天的美好似乎触不可及。而“恁阑干一角,冥冥澹月”则通过栏杆与月亮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淡淡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情感基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香庭院: 描述一个充满香气的梦境,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是谁写出,洗妆风露: 询问是谁创造了这种美丽的清晨景象,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感动。
  • 恰殢云无影,禁烟有约: 对云朵和烟雾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缥缈的气氛。
  • 寻春不道天涯暮: 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对春天的追寻,令人感到无奈。
  • 暮春归又误: 指的是在暮春时节错过了归来的机会。
  • 恁阑干一角,冥冥澹月: 通过栏杆与月亮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照断愁来路: 月光照亮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表现出对过往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洗妆风露”比喻清晨的露水,形象而生动。
  • 拟人: 诗中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 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的惋惜,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 代表着宁静与美好,象征着内心的安宁。
  • 春天: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月亮: 代表孤独与思考,象征着对往事的回忆与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梦香庭院”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庭院
    • B. 梦中的美好景象
    • C. 诗人的家
    • D. 一种植物
  2. “寻春不道天涯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失落
    • B. 对秋天的期待
    • C. 对夏天的喜爱
    • D. 对冬天的厌恶
  3. 诗中“冥冥澹月”描绘了什么?

    • A. 明亮的白昼
    • B. 朦胧的月光
    • C. 烈日骄阳
    • D. 繁星满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探春令》均以春天为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美,而后者则更注重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孤独感。
  • 《静夜思》 - 李白,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刘嗣绾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寿邕州赵守 寿李参政壁 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同舍饯别用二工部天上秋期 哭赵清之 哭赵清之 金精山 嘉定甲以礼部尚书得请便道还家作此诗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 寄黄州赵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檄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较长絜短 推亡故存 佐属 有所不为 警闻 入字旁的字 下情上通 雪岫 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殊方异域 面字旁的字 天生丽质 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包含扁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早占勿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