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3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4:40
探春 银川旅舍元夜偶成
作者:杨芳灿 〔清代〕
宝晕销痕,仙云散影,三五明蟾艳婉。
暗酿春娇,全迷夜色,镫火六街零乱。
无奈馀寒峭,尚未放绣帘高捲。
一般笑语盈盈,翠楼多少游伴。
谁念旅愁孤馆。觉点碧裁红,旧情全懒。
心字香销,双花烛灺,怕听边城歌管。
凝想江南信,早开过梅花一半。
剩有閒情,彩笺新句题满。
春天的气息散去,仙雾模糊了身影,今晚的明月如同三五颗美丽的明珠。
暗中酿造的春情,完全迷醉在夜色之中,灯火辉煌的街道显得有些混乱。
无奈于残余的寒意,尚未能将绣帘高高卷起。
此时此刻,笑语盈盈,翠楼上有多少游伴。
谁会想到在旅馆中孤独的愁苦呢?眼前的碧红灯光,旧日的情绪已全然懒散。
心中的思念如香烟般飘散,双烛的火焰摇曳,生怕听到边城的歌声。
凝神思念江南的消息,早已开过一半的梅花。
剩下的只是闲情雅致,彩笺上写满了新句。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文学造诣颇高,擅长诗词,尤其在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表现突出。
该诗写于元宵节的夜晚,作者身处银川的旅舍,借助节日的热闹气氛,抒发了对归乡和旧情的思念,表达了旅途中孤独的心情。
《探春 银川旅舍元夜偶成》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佳节的氛围与作者的内心情感。开篇提到“宝晕销痕,仙云散影”,即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接着,作者又提到“暗酿春娇”,显示出春天的温柔和夜色的迷人,情感随着夜色愈加浓烈。
诗中“无奈馀寒峭,尚未放绣帘高捲”一语,表现出作者对于春寒的无奈与孤独感,接下来“翠楼多少游伴”则是对身边热闹场景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心字香销,双花烛灺”,将思念与孤寂结合,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体来看,诗歌在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邃,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文人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美好夜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爱情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情感细腻而丰富。
诗中提到的“明蟾”指的是什么?
诗中“心字香销”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相似情感时所采取的不同手法与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