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07
树歇莺簧,梁停燕剪,双栖香国春老。
棠睡同酣,柳眠比瘦,莫遣子规声搅。
诗伴寻芳去,恰正好庭空人悄。
算来胡蝶,身前花丛,一样旋绕。
风絮浮踪难料。看者度游仙,独背斜照。
绿意迷离,红情断续,顿惹閒愁多少。
纸帐梅花侣,叹真个几生修到。
酒醒罗浮,翠禽枝上啼晓。
春天的树木安静下来,黄莺停止了歌唱,燕子也在屋檐下停歇,双双栖息在香气弥漫的地方,春天渐渐老去。
棠梨树下,我和你在梦中酣睡,柳树则显得瘦弱,别让杜鹃的啼鸣打扰了我们的宁静。
我伴着诗歌去寻访芳草,恰好庭院里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安静。
细算下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依旧围绕在我身边。
飘散的风絮踪迹难以预测。看着那些游仙,独自背对着斜阳的余晖。
绿意迷离,红花情断续,心中不由得涌起多少闲愁。
在纸帐中与梅花相对,叹息究竟要几生才能修得如此缘分。
酒醒时,罗浮山上,翠鸟在枝头啼叫迎接晨曦。
刘炳照,清代著名诗人,生于1730年,卒年1812年。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春夏为题材,表现人们的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探春慢 鸟梦》写于春季,诗人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并借此抒发对人生、爱情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生活。
《探春慢 鸟梦》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无常。开头几句以“树歇莺簧”和“梁停燕剪”描绘了宁静的春天,鸟儿停止了歌唱,春天似乎在慢慢老去,为整首词定下了沉静却略带忧伤的基调。
接着,诗人描绘了与爱人同眠的场景,似乎在享受着春日的温暖与宁静,但又不忘提到杜鹃的啼鸣,这暗示着离别和忧愁,形成了一种对比。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开始感受到外界的变化,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风絮浮踪难料”,这却隐含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最后,诗人以“酒醒罗浮,翠禽枝上啼晓”结束,既是对醉酒后醒来的写照,也象征着清醒后的思考与对生活的反思。整首词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愁与对人生的哲思,构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时,所产生的淡淡忧愁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诗中提到的“酒醒”是指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