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歌二首 其二

《吴歌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10 07:52:46

诗句

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

五雨了无闻,风声那得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2:46

原文展示:

吴歌二首 其二
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
五雨了无闻,风声那得达。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荆江很狭窄,然而荆江的水流实际上是宽阔的。
即使经历了五场雨也没有听到声音,风声又怎能传到这里呢?

注释:

  • 荆江:荆江是指长江的一部分,流经荆州地区。
  • :狭窄。
  • :宽广,宽阔。
  • 五雨:指五场雨,这里用以形容多次降雨。
  • 无闻:没有听到。
  • 风声:风的声音。
  • 那得达:又如何能够传达到呢?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幼安,南朝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豪放,语言清新,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尤其在乐府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之际。鲍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吴歌二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荆江的独特感受。开头一句“人言荆江狭”,直接引入了人们的看法,似乎在为后文的反转埋下了伏笔。接下来的“荆江定自阔”则展现出诗人对荆江的另一种理解,表现出一种超越常规认知的视角。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环境的细节,表达了对孤独和沉寂的感受。尽管经历了五场雨,却仍无闻于世,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他对外界的敏锐感知与内心的孤独对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言荆江狭”:人们普遍认为荆江狭窄,这一说法引出诗人的思考。
    • “荆江定自阔”:诗人对荆江的看法与众不同,认为实际情况是宽阔的,表现出一种反叛的态度。
    • “五雨了无闻”:即使经历了几场雨,周围依然是寂静的,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风声那得达”:风声无法传达,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隔绝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对比:通过“狭”和“阔”的对比,表现诗人对现实的反思。
    • 排比:将“无闻”和“达”相对,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知与对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

意象分析:

  • 荆江:象征着宽广的自然与狭隘的人心,隐喻人们对现实的偏见。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风声:代表着外界的声音与联系,反映出人与环境的隔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江”是指哪个地区?

    • A. 长江的一部分
    • B. 黄河的一部分
    • C. 淮河的一部分
    • D. 珠江的一部分
  2. 诗人认为荆江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 A. 狭窄
    • B. 阔大
    • C. 浑浊
    • D. 安静
  3. “五雨了无闻”中的“五雨”是指什么?

    • A. 五场雨
    • B. 五个季节
    • C. 五个故事
    • D. 五种情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上渔者》- 张志和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豪情的向往,表现出不同于鲍照诗中的孤独感,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鲍照《南朝诗人鲍照传》
  • 古典诗词研究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大飨拜洛乐章。归和 唐明堂乐章。宫音 唐享昊天乐。第四 唐享昊天乐。第九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唐享昊天乐。第六 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归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拜洛 唐享昊天乐。第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痛彻心腑 良心发现 匕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阿谀谄媚 盘拨 波纹 大事铺张 烙印 景升豚犬 走之旁的字 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前遮后拥 纤尘 金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