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菱歌七首 其七

《采菱歌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4-27 17:17:51

诗句

思今怀近忆,望古怀远识。

怀古复怀今,长怀无终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7:51

原文展示:

采菱歌七首 其七
思今怀近忆,望古怀远识。
怀古复怀今,长怀无终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人既思念现在的生活,又想起过去的种种,最终感到这种怀念是无尽无止的。

注释:

  • 思今:思念现在,指对当下生活的回忆和感受。
  • 怀近忆:对近来的事情进行怀念。
  • 望古:向往往昔,指对过去的思考。
  • 怀远识:怀念遥远的历史,了解古代的事情。
  • 长怀:长久地怀念。
  • 无终极:没有尽头,指这种怀念永无止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海(今江苏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采菱歌》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和情感的流动。诗人在“思今怀近忆”中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关注,反映了他对眼前事物的珍视与思考。而在“望古怀远识”中,诗人则转向历史,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古代文明的向往。两者结合,展现了时间的交错与情感的复杂。

诗中“怀古复怀今”表达了诗人对两者的交织与反思,仿佛在诉说人生的无常与记忆的延续。最后一句“长怀无终极”,则将这一主题推向了高潮,强调了怀念的无尽与人类情感的深邃。这种对时间的沉思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思今怀近忆:表达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思考与怀念。
  2. 望古怀远识:表明诗人对古代事物的想念与对历史的认知。
  3. 怀古复怀今:将对古代的怀念与对现在的思考结合起来,反映出时间的交错。
  4. 长怀无终极:强调这种怀念是无尽的,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古今,展示时间的流逝与怀念的永恒。
  • 排比:使用“怀”“思”“望”等词汇,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突出情感的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时间与记忆的关系,借助对当下与历史的思考,揭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尽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现实生活,体现对当下的珍视。
  • :象征历史,体现对过去的追忆。
  • 怀:表达情感的深邃与怀念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主要怀念的是: A. 未来
    B. 现在与过去
    C. 其他人的生活
    D. 自然风光

  2. “长怀无终极”的意思是: A. 怀念的时间有限
    B. 怀念是永恒的
    C. 忘记是必然的
    D. 只怀念过去

  3. 诗中提到的“思今怀近忆”主要表达了: A. 对历史的无知
    B. 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探讨了时间与思念的主题。
  • 《长恨歌》白居易:通过叙述历史与情感,反映人类的情感深度。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鲍照的此诗,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的融合,而鲍照则强调对古今的交织与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鲍照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过张氏园林二首 其一 夜集有客忆江南梅花 禅林寺赠本无上人 夏夜集王元美宅同朱伯邻冯汝言吴峻伯徐汝思李于鳞得丝字 暮春晦夜同冯汝强汝言昆季饯别章行人景南使上党得光字 送史德龙下第归江都 初冬夜同李伯承过碧云寺 榆林道中言怀 隆庆道中有感 南园秋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包含龊的词语有哪些 般姜鼠 随缘乐助 儿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轻人 喜声 枉费心计 一杖一条痕 豆字旁的字 复学 三点水的字 包含赘的成语 忙中有序 轩冕相袭 吃里爬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