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06
寄卫拾遗乞酒
作者:姚合 〔唐代〕
老人罢卮酒,不醉已经年。
自饮君家酒,一杯三日眠。
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泉。
莫厌时时寄,须知法未传。
老者停止了喝酒,已经好多年没有醉过了。
他只自饮你家所酿的酒,一杯能让他沉睡三天。
酒的味道轻如花上的露水,颜色像洞中的泉水。
不要厌烦我时常寄来酒,须知此法还没有传授给他人。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可以看作是对饮酒乐趣的抒发。诗中提到的饮酒、沉睡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放松和隐逸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姚合,字景仁,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官职,擅长五言诗和律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据推测,此诗写于姚合晚年,表达了他对饮酒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寄卫拾遗乞酒》是姚合表达对饮酒的喜好和对友人情谊的诗作。诗中以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老者对酒的情感,既有清淡的酒味,也有醉后的悠然自得。首句“老人罢卮酒,不醉已经年”即点出了老者与酒的关系,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似乎在感叹时光流逝。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老者饮酒后的状态,通过“一杯三日眠”展现酒的醉人效果,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诗中“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泉”将酒的味道和颜色描述得极为细腻,展现出酒的清新和自然之美,仿佛饮酒已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寄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情谊的珍视,提醒友人不要厌烦自己时常寄酒,这种情感含蓄而深刻,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情义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饮酒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清新自然、寄情于酒的生活理念。
诗词测试:
老人罢卮酒,指的是老人:
A. 不再喝酒
B. 只喝朋友的酒
C. 喜欢喝酒
D. 每天都醉
一杯三日眠,形容的是:
A. 酒的浓烈程度
B. 老人的年纪
C. 酒的颜色
D. 花的香气
“味轻花上露”中的“花上露”是用来比喻:
A. 酒的颜色
B. 酒的味道
C. 酒的浓度
D. 酒的香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