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1
鼓绝门方掩,萧条作吏心。
露垂庭际草,萤照竹间禽。
棋罢嫌无月,眠迟听尽砧。
还知未离此,时复更相寻。
鼓声刚刚停止,门也刚关上,心中感到的是满满的寂寞。
露水滴落在庭院的草上,萤火虫在竹子间闪烁。
下棋结束,觉得没有月光的陪伴,睡得很晚,听着那不断传来的砧声。
还知道自己未曾离开这里,时不时又会相聚。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以其清新明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时分,正值月圆之夜,诗人身在县中,心中却充满孤独感。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县中秋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的中秋夜。诗人以“鼓绝门方掩”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通过“露垂庭际草,萤照竹间禽”,诗人用细腻的自然景象来映衬自己的孤独感,露水和萤火虫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环境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绪。
“棋罢嫌无月,眠迟听尽砧”两句,表现了诗人因为没有月光而感到失落,无法入眠的心境。砧声的单调伴随着夜晚的静谧,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最后一句“还知未离此,时复更相寻”则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虽然身处孤独之中,但仍希望与友人相聚,体现了对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中秋夜的孤独与思念,突出人对情感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鼓绝”指的是什么?
A) 鼓声停止
B) 鼓声响起
C) 鼓声回荡
D) 鼓声低沉
诗人对中秋夜的感受主要是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疲惫
D) 激动
诗中提到的“萤”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昆虫
C) 一种鸟类
D) 一种水生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