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3:44
《过天津桥晴望》 作者: 姚合 〔唐代〕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在天津桥上悠闲地站着,寒冷的光线在远处的树林中闪动。
皇宫在嵩山的对面,清澈的洛水穿城而过。
雪后的道路刚刚显露出来,傍晚时分人家渐渐深藏在暮色中。
自从王朝在镐京建立,直到如今的天宝年间。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擅长写景抒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盛世背景下,诗人站在天津桥上,遥望远方的风景,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过天津桥晴望》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开篇“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以闲适的姿态引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寒冷的光线给人一种清冷之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接着,“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将皇宫与嵩山相对照,表现出一种宏伟与宁静的对比,同时洛水的清澈象征着文化的积淀。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则是对人间生活的描绘,雪后的路面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但随着夜晚的降临,人家逐渐隐没在暮色中,暗示着人世间的无常与变迁。最后一句“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通过时间的跨度,反映出历史的深邃与个人的渺小,诗人在感叹历史长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时光无情的感叹,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光”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光线?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自从王在镐”中的“镐”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唐朝
诗中描绘的“清洛”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洛河
D. 淮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