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悼亡九首

《悼亡九首》

时间: 2025-05-01 23:19:06

诗句

山僧老去久忘情,笑我多悲白发生。

为道人间具烦恼,早来林下共修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06

原文展示: 悼亡九首 山僧老去久忘情,笑我多悲白发生。 为道人间具烦恼,早来林下共修行。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僧人年老已久,早已忘却了情感,却笑我因悲伤而白发丛生。 他劝我,既然人世间充满了烦恼,不如早些来到这林下,一同修行。

注释:

  • 山僧:指住在山中的僧人,这里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导师。
  • 老去:年老。
  • 忘情:忘却情感,指超脱世俗的情感。
  • 笑我:嘲笑我。
  • 多悲:过多的悲伤。
  • 白发生:指因悲伤而过早生出白发。
  • 为道:为了修道,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 人间具烦恼:人世间充满了烦恼和苦难。
  • 林下:指山林之中,僧人修行的场所。
  • 共修行:一起修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和悲伤后,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面对人生苦难时,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些个人或社会的变故后,对修行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山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诗中的山僧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的“笑我多悲白发生”既是对作者的安慰,也是对世俗烦恼的轻蔑。作者通过山僧的劝导,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烦恼的厌倦,以及对林下修行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在面对人生苦难时,寻求精神解脱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僧老去久忘情”:山中的僧人年老已久,早已忘却了情感,这里暗示了僧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2. “笑我多悲白发生”:僧人嘲笑我因悲伤而白发丛生,这里既是对作者的安慰,也是对世俗烦恼的轻蔑。
  3. “为道人间具烦恼”:为了修道,作者意识到人世间充满了烦恼和苦难。
  4. “早来林下共修行”:僧人劝作者早些来到这林下,一同修行,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山僧的形象,赋予了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人格化的特征。
  • 对仗:诗中的“山僧老去”与“笑我多悲”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通过山僧的形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烦恼的厌倦,以及对林下修行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山僧: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白发生:象征着因悲伤而过早衰老。
  • 林下:象征着修行和精神解脱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僧”象征着什么? A. 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B. 世俗的烦恼 C. 悲伤的情感 D. 早衰的迹象

  2. 作者通过山僧的劝导表达了什么? A. 对人间烦恼的厌倦 B. 对悲伤的接受 C. 对早衰的恐惧 D. 对世俗的留恋

  3. 诗中的“林下”象征着什么? A. 修行和精神解脱的场所 B. 世俗的烦恼 C. 悲伤的情感 D. 早衰的迹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悼亡九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反映了面对人生苦难时的反思和渴望,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在内的多位文学家的生平和作品。

相关查询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一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杨惠之塑维摩像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其二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 旦起理发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 双凫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受藏 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护草 竖心旁的字 有治人,无治法 茫然不知所措 包含伟的成语 扬武耀威 水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无过 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清水无大鱼 里胥 原野 虎啸狼号 遇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