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40
物役会有时,星言从高驾。
道逢南山云,欻吸如电过。
竟谁使令之,衮衮从空下。
龙移相排拶,凤舞或颓亚。
散为东郊雾,冻作枯树稼。
或飞入吾车,偪仄碍肘胯。
抟取置笥中,提携返茅舍。
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
云兮汝归山,无使达官怕。
这首诗描绘了云的变化与运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感受。云有时会被操纵,星辰的语言仿佛从高处传来。我在路上遇见南山的云,忽然像电光一样飞过。究竟是谁在指挥这些云彩呢?它们纷纷从空中飘落。龙在空中翻滚,凤在空中飞舞,或许也有些颓废。云散落成东郊的雾气,凝结成枯树的霜雪。有些云飞入我的车中,挤得我手臂胳膊不舒服。我把它们抓起放进箱子里,带回茅舍。打开箱子放出它们,结果它们又变幻不定。哦,云啊,你快回到山中去吧,不要让达官显贵感到害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
《攓云篇,并引》创作于苏轼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而流亡生活的时刻。在面对自然景象的变化时,诗人通过云的形态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无奈与批判。
这首诗以“云”为主题,借助云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云的多样性与不定性,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开头几句通过对云的描绘,引出了更深层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无法掌控现实的无奈。
其中“龙移相排拶,凤舞或颓亚”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的形态,分别用龙与凤来象征不同的云彩形态,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生动的笔触。而“云兮汝归山,无使达官怕”则是诗人对云的呼唤与对官场的讽刺,反映了他对官场利益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的生动描写,也有哲理的深邃思考,表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对自由的渴望,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云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官场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龙移相排拶”中的“龙”象征什么?
诗人对云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