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18:49
《次韵答元素(并引)》
作者:苏轼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
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我曾经为元素作过诗,诗中提到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认为这是今日的先兆,因此感伤昔日六位朋友的存亡。六位朋友指的是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元素和我。
我不在意春天结束时柳絮随风飘荡,只高兴脸颊上有丹砂的红润。流落天涯早有预兆,抚摸金狄的诗句会再相逢。
或许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但若能了然分明,便不至于空虚。
不要因存亡而悲伤六位朋友,地狱和天宫本就没有区别。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皆享有很高的声誉,风格豪放、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时期,面对人生的逆境,诗人以诗寄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次韵答元素(并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几句提到“天涯同是伤流落”,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挂念,也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漂泊。流落的主题贯穿全诗,显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认识。
随后,诗人提到“春尽絮随风”,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但他却以“喜丹砂入颊红”来调和这种愁苦,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的几句则更是升华了情感,苏轼认为“存亡”并不值得过于悲伤,因为在他看来,生与死本是相对的,地狱与天宫也不过是人们的主观感受。这种哲理不仅反映了苏轼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六客”包括哪些人?
诗中“丹砂”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