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1
野田黄雀行
作者: 李白 〔唐代〕
游莫逐炎洲翠,
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
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
纵有鹰鹯奈若何。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炎热的洲际上不要去追逐那美丽的翠鸟,在吴宫的附近不要去栖息燕子。吴宫起火,烧毁了它们的巢穴;炎洲的翠鸟则遭遇了网罗的追捕。它们的两只翅膀在蓬蒿之下显得萧条,纵使有鹰鹯在空中,也无能为力。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701年,卒于762年。李白以其豪放飘逸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闻名,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
《野田黄雀行》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反思。诗中通过描绘鸟类的生存困境,隐喻了人们在权力与自然之间的挣扎。
《野田黄雀行》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诗中通过对翠鸟和燕子的描绘,表达了对人间权力斗争和生存环境恶劣的无奈。起初,翠鸟和燕子在自然中自由自在,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随着吴宫火起,环境的改变使得它们的家园被摧毁,生存受到威胁。
“萧条两翅蓬蒿下”一句,展现了鸟儿失去栖息地后的悲惨景象,隐喻了人们在权力面前的渺小与无能为力。尽管有鹰鹯等猛禽的存在,但对鸟儿来说,其实并无太多帮助。这一段落更是深化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通过比喻与象征,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表达了李白心中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与权力的反思,表达了自然与生存环境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李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选择题:李白在《野田黄雀行》中劝告鸟儿不要栖息在哪个地方?
A. 炎洲
B. 吴宫
C. 山林
D. 水边
填空题:诗中提到“吴宫火起焚___”,意指鸟巢的毁灭。
判断题:诗中形象地描绘了鸟儿自由自在的生活。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