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6:08
蒹葭月冷时闻雁,
杨柳风和日听莺。
水涉山行二年客,
就中偏怕雨船声。
在寒冷的月夜,听见大雁的鸣叫;
在和风日暖的日子,听见黄莺的歌唱。
我已经在水边和山间行走了两年,
在这些旅途中,最怕的就是雨打船声。
“蒹葭”出自《诗经·蒹葭》,意在表达思念与孤独;而“大雁”则常用于古代诗词中,寓意离别和归乡的情感。
《旅怀》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旅行的孤独。开篇“蒹葭月冷时闻雁”以寒冷的月夜和大雁的叫声引入,既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也暗示着思乡的情绪。接着“杨柳风和日听莺”展现了一幅温暖的春景,杨柳轻摇,黄莺婉转,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对比。
“水涉山行二年客”则讲述了自己在外漂泊的经历,时间的流逝使得孤独感愈加明显。最后一句“就中偏怕雨船声”则是情感的高潮,雨声如同旅人的叹息,暗示着对归家的渴望与对旅途艰辛的无奈。整首诗短小精炼,却情感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孤独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蒹葭”指的是什么植物?
A. 柳树
B. 芦苇
C. 竹子
D. 菊花
诗人对旅途中的哪种声音最感到害怕?
A. 鸟鸣
B. 风声
C. 雨声
D. 水声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1.B;2.C;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如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沉思,但其情感基调更趋向宁静,而杜荀鹤的《旅怀》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旅途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