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2:30
原文展示:
汉州王氏林亭 文同 〔宋代〕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白话文翻译:
小桥和稀疏的篱笆通向野外的门扉,竹林的烟雾和松树的露水沾满了衣襟,带来清新。 急流在险峻处发出寒冷的响声,柔弱的藤蔓穿过深处,挂着晚开的鲜花。 舍不得离开,再次观赏曾经画过的墙壁,记起并重新注释旧时的题字。 门前就是繁华喧嚣的道路,谁愿意和我一起走过,洗净世俗的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擅长山水田园诗。此诗描绘了王氏林亭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访问汉州王氏林亭时所作,通过描绘林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王氏林亭的景致,通过“短彴疏篱”、“竹烟松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诗中“奔湍激险飞寒响”和“弱蔓穿深挂晚英”两句,动静结合,既表现了自然的壮美,又体现了细腻的情感。结尾的“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王氏林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短彴疏篱”指的是什么? A. 小桥和稀疏的篱笆 B. 短的桥梁和密集的篱笆 C. 短的桥梁和稀疏的篱笆 D. 小桥和密集的篱笆 答案:A
诗中“竹烟松露”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清新和纯净 B. 自然的烟雾和露水 C. 竹林的烟雾和松树的露水 D. 自然的清新和纯净 答案:A
诗中“奔湍激险飞寒响”描绘了什么? A. 急流的壮美和力量 B. 急流的寒冷和响声 C. 急流在险峻处的响声 D. 急流的壮美和力量 答案:A
诗中“弱蔓穿深挂晚英”中的“晚英”指的是什么? A. 晚开的鲜花 B. 晚上的英华 C. 晚上的花朵 D. 晚开的鲜花 答案:A
诗中“门前便是红尘道”中的“红尘道”象征什么? A. 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B. 繁华的道路 C. 红色的道路 D. 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