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音院怪松

《观音院怪松》

时间: 2025-05-02 11:50:06

诗句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0:06

原文展示:

观音院怪松 文同 〔宋代〕

怪松屡见无如此,每度来观说向僧。 若遇风雷宜守护,恐生头角便飞腾。 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 韦偃毕宏今不在,欲求人画有谁能。

白话文翻译:

这棵奇特的松树我多次见过,都没有这次看到的这么特别,每次来观赏都会向僧人讲述。 如果遇到风雷,应该好好守护它,恐怕它长出头角就会飞腾而去。 秋天的声音环绕着佛殿,随着斋磬的敲响,夜晚的影子侵入走廊,对着佛灯。 韦偃和毕宏如今已不在世,想要找人画这棵松树,还有谁能胜任呢?

注释:

  • 怪松:指形状奇特、与众不同的松树。
  • 屡见:多次见到。
  • 风雷:比喻巨大的变化或挑战。
  • 头角:比喻松树的奇特形状。
  • 飞腾:比喻松树的非凡气势。
  • 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指秋风吹动松树的声音。
  • 斋磬:僧人斋戒时敲击的磬。
  • 夜影:夜晚松树的影子。
  • 韦偃、毕宏: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造诣。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形状奇特的松树,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文同在游览观音院时,被院中一棵形状奇特的松树所吸引,因而创作。诗中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奇特形态,还隐含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形状奇特的松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诗中“怪松屡见无如此”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这棵松树的特别感受。“若遇风雷宜守护”则隐喻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保护之意。后两句通过对秋声和夜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增强了松树的神秘感和艺术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忧虑,感叹当代已无像韦偃、毕宏这样的画家,能够完美地描绘这棵松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怪松屡见无如此”:直接表达了对这棵松树的特别感受,强调其与众不同。
  2. “每度来观说向僧”:每次来观赏都会向僧人讲述,表明作者对这棵松树的喜爱和重视。
  3. “若遇风雷宜守护”:隐喻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保护之意,暗示松树的非凡气势。
  4. “恐生头角便飞腾”:比喻松树的奇特形状,暗示其非凡的气势和生命力。
  5. “秋声绕殿随斋磬”:通过对秋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6. “夜影侵廊对佛灯”:通过对夜影的描绘,增强了松树的神秘感和艺术感。
  7. “韦偃毕宏今不在”: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忧虑,感叹当代已无像韦偃、毕宏这样的画家。
  8. “欲求人画有谁能”:进一步强调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忧虑,感叹当代已无能够完美地描绘这棵松树的画家。

修辞手法:

  • 比喻:“若遇风雷宜守护”中的“风雷”比喻巨大的变化或挑战。
  • 拟人:“恐生头角便飞腾”中的“生头角”和“飞腾”赋予松树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松树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 对仗:“秋声绕殿随斋磬,夜影侵廊对佛灯”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形状奇特的松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奇特形态,还隐含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怪松:形状奇特、与众不同的松树,象征着自然界的奇观和生命的力量。
  • 风雷:巨大的变化或挑战,象征着自然界的威力和不可预测性。
  • 秋声:秋天的声音,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 夜影:夜晚松树的影子,象征着神秘和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怪松”是指什么? A. 一棵普通的松树 B. 一棵形状奇特的松树 C. 一棵古老的松树 D. 一棵被风吹歪的松树

  2. 作者为什么每次来观赏都会向僧人讲述? A. 因为僧人对松树很感兴趣 B. 因为作者对松树的特别感受 C. 因为作者想向僧人学习 D. 因为作者想向僧人炫耀

  3. 诗中提到的“韦偃毕宏”是指什么? A. 两位著名的诗人 B. 两位著名的画家 C. 两位著名的僧人 D. 两位著名的官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戏为六绝句》: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六种绝句的戏仿,展现了其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 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对比:

  • 文同《观音院怪松》与杜甫《戏为六绝句》: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创新精神,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艺术传承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关查询

双荷叶/忆秦娥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四 栖贤三峡桥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守岁 和陶拟古九首 减字木兰花·天真雅丽 和陶饮酒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法常可 国学 丶字旁的字 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安富恤穷 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顺时而动 不甘示弱 包含扼的成语 恶子 心字底的字 严肃 磨牙费嘴 语境 页字旁的字 徙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