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时间: 2025-04-27 12:20:58

诗句

岩谷雨余生晚烟,高城危阁坐萧然。

侧身仕路本谁使,回首家山空自怜。

远信断来从过雁,苦吟多后敌鸣蝉。

郡斋有客唯庄叟,常与高谭内外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0:58

原文展示: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岩谷雨余生晚烟,高城危阁坐萧然。 侧身仕路本谁使,回首家山空自怜。 远信断来从过雁,苦吟多后敌鸣蝉。 郡斋有客唯庄叟,常与高谭内外篇。

白话文翻译:

山城秋日的野外,雨后山谷升起了晚烟,我坐在高城危阁之中,感到十分寂静。 我侧身在这仕途之路上,不知是谁让我如此,回首望向家乡,只能空自怜惜。 远方的信件因过雁而断绝,苦吟之后,我的声音竟与鸣蝉相敌。 在郡斋中,只有庄叟这位客人,我们常常高谈阔论内外篇。

注释:

  • 岩谷:山谷。
  • 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
  • 高城危阁:高高的城墙和危险的阁楼。
  • 萧然:寂静的样子。
  • 侧身仕路:指在仕途上行走。
  • 家山:家乡的山。
  • 远信断来:远方的信件断绝。
  • 过雁:指传递信件的雁。
  • 苦吟:辛苦地吟咏。
  • 敌鸣蝉:与鸣蝉的声音相敌。
  • 郡斋:郡守的居所。
  • 庄叟:指庄子,这里指一位客人。
  • 高谭:高谈阔论。
  • 内外篇:指庄子的内篇和外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是他在仕途上感到迷茫和思乡之情时所作,呈给吴龙图,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秋日山城野外远望时,感慨仕途的艰辛和思乡之情,写下这首诗呈给吴龙图,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山城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后的晚烟、高城危阁的寂静,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上的迷茫和思乡之情。诗中“侧身仕路本谁使,回首家山空自怜”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远信断绝、苦吟与鸣蝉相敌,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苦闷。最后,郡斋中与庄叟的高谈阔论,为诗增添了一丝超脱和哲理的色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谷雨余生晚烟”:雨后的山谷升起了晚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朦胧的氛围。
  2. “高城危阁坐萧然”:作者坐在高城危阁之中,感到十分寂静,突出了孤独和寂寥。
  3. “侧身仕路本谁使”:作者在仕途上行走,不知是谁让他如此,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
  4. “回首家山空自怜”:回首望向家乡,只能空自怜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5. “远信断来从过雁”:远方的信件因过雁而断绝,增加了作者的孤独感。
  6. “苦吟多后敌鸣蝉”:苦吟之后,作者的声音竟与鸣蝉相敌,强化了作者的苦闷。
  7. “郡斋有客唯庄叟”:在郡斋中,只有庄叟这位客人,增添了一丝超脱的氛围。
  8. “常与高谭内外篇”:作者与庄叟常常高谈阔论内外篇,为诗增添了哲理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远信断来从过雁”,将断绝的信件比喻为过雁,形象生动。
  • 拟人:“苦吟多后敌鸣蝉”,将苦吟的声音拟人化为与鸣蝉相敌,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侧身仕路本谁使,回首家山空自怜”,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仕途的迷茫和思乡之情。通过描绘秋日山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上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超脱和哲理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晚烟:象征着宁静和朦胧,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 高城危阁:象征着仕途的艰险和孤独。
  • 过雁:象征着断绝的信件,增加了作者的孤独感。
  • 鸣蝉:象征着苦闷和孤独,与作者的苦吟相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侧身仕路本谁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仕途的无奈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庄叟的敬仰 D. 对高谈阔论的兴趣

  2. “远信断来从过雁”中的“过雁”指的是什么? A. 传递信件的雁 B. 断绝的信件 C. 远方的亲人 D. 孤独的鸣蝉

  3. 诗中“苦吟多后敌鸣蝉”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秋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超脱和宁静的心境。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在仕途上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以秋日山居为背景,但文同的诗更多表达了仕途的迷茫和思乡之情,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超脱和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三登乐 秋望 三登乐 三登乐 三登乐·注望晓山 三登乐·南北相逢 三登乐·今夕何朝 三登乐·一碧鳞鳞 子夜歌 子夜歌赠叶静山 其二 子夜歌赠叶静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兢夕惕 爿字旁的字 长开头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眼热 东零西碎 包含濯的词语有哪些 等而下之 癶字旁的字 打天下 新式 包含闻的词语有哪些 阿阁 高壁深堑 采字头的字 蠹政病民 教导有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