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7:05
示元度
王安石
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
凿池搆吾庐,碧水寒可漱。
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
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
不求鹓雏实,但取易成就。
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搆。
五楸东都来,斸以绕檐溜。
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
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今年我在钟山南边,随意开辟了一个园子。
挖池塘建房子,清澈的湖水可以漱口。
在沟西雇了几位壮丁,挑土来垒成土丘。
栽种了三百株树木,最高的梧桐树长势最茂盛。
我不求得鹓雏的果实,只希望能轻易成就。
地中留出一丈的空地,砍树让它们交错生长。
五棵楸树从东都运来,修剪后环绕屋檐流淌。
年纪大了厌倦世俗,深卧在门的窨道。
我赎回的鱼儿在水中游动,喂养的鸟儿仍如往常。
只想邀请这位子弟,共同探讨宇宙的奥妙。
更待春日漫长,黄鹂在清晨里鸣唱。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愚,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主张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来振兴国家。王安石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示元度》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描绘了他在钟山南边开辟园子、种植树木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奥秘的探讨。
《示元度》是王安石的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园林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倦。诗的前半部分侧重于园子的建设,展现出诗人勤奋的一面。在园中,他挖池塘、栽树,营造出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现出一种哲思,诗人不再追求名利,而是希望能与友人共同探讨宇宙的奥妙,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特别是最后两句,提到“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一部佳作。
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
凿池搆吾庐,碧水寒可漱。
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
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
不求鹓雏实,但取易成就。
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搆。
五楸东都来,斸以绕檐溜。
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
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追求宁静与探索宇宙的哲思,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
《示元度》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着: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鹓雏”代表:
A. 名利
B. 财富
C. 友情
D. 亲情
通过对《示元度》的学习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安石的思想与情感,也能够在诗词中体会到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