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45
王安石的《黄河》
派出昆崙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奔流不息的壮丽景象:
它从昆仑山派出五色的水流,一条浑浊的黄河贯穿中原地区。
河水飞沙走石,波涛汹涌,延绵几千里,
即使在房屋和街道的两侧,也无处可寻宁静之地。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新法”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影响深远。
《黄河》创作于王安石任宰相期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与激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们生活的深切关怀。
《黄河》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壮阔与奔腾,反映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心。诗中用“昆崙五色流”引入黄河的源头,表现了河流的神秘与优美;而“黄浊贯中州”则揭示了黄河流域的泥沙泛滥,以及其带来的困扰。接下来的“吹沙走浪几千里”,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表现了它的力量与威严。最后一句“转侧屋闾无处求”则直接指向了人们在黄河洪水面前的无助与绝望,传达出一种对民众苦痛的同情。
全诗不仅在意象上构建了黄河的雄伟形象,也在情感上渗透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全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与自然灾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民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黄河》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昆崙”象征什么?
“转侧屋闾无处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王安石的《黄河》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前者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力量与无奈,后者则通过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动荡。两首诗都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