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9:56
灵山宁与世为仇,
斤斧侵凌自不休。
水玉比来闻长价,
市人无数起相雠。
灵山与世无争,也不愿与人作对,然而却遭到斧头的侵犯,这种情况没有停止过。水晶的美玉近来价格高昂,市民之间为了争抢而相互争斗。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灵山”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而“水玉”则象征着财富与价值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斧头和市场的争斗,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社会竞争的激烈。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及改革家。他提出的“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
《灵山》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们追逐物欲的批判。
《灵山》通过对灵山与世的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开篇的“灵山宁与世为仇”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灵山本是一片宁静的自然,但却无法逃脱人类的侵犯。这句诗语气平和,却隐含着深深的哀怨,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无辜与无奈。
接下来的“斤斧侵凌自不休”则直接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砍伐树木的行为象征着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不尊重。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市场,水玉的高价表明了资源的稀缺性,市民之间的争斗则反映了人类在追逐财富时的贪婪与争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让人感到无奈,似乎在警示我们:对自然的掠夺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灵山与人类社会的对比,传达了王安石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警示。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矛盾,以及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警示我们珍惜自然,反思人类的行为。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着什么?
“斤斧”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水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