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灵山

《灵山》

时间: 2025-04-23 19:19:56

诗句

灵山宁与世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

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9:56

原文展示

灵山宁与世为仇,
斤斧侵凌自不休。
水玉比来闻长价,
市人无数起相雠。

白话文翻译

灵山与世无争,也不愿与人作对,然而却遭到斧头的侵犯,这种情况没有停止过。水晶的美玉近来价格高昂,市民之间为了争抢而相互争斗。

注释

  • 灵山:指的是一座美丽的山,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 斤斧:指的是砍伐树木的工具,代表对大自然的破坏。
  • 水玉:一种美丽的玉石,隐喻自然资源的珍贵。
  • 长价:指价格上涨,说明物品的稀缺性。
  • 市人:指市场上的人们,代表普通百姓。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灵山”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而“水玉”则象征着财富与价值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斧头和市场的争斗,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社会竞争的激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及改革家。他提出的“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

创作背景

《灵山》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们追逐物欲的批判。

诗歌鉴赏

《灵山》通过对灵山与世的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开篇的“灵山宁与世为仇”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灵山本是一片宁静的自然,但却无法逃脱人类的侵犯。这句诗语气平和,却隐含着深深的哀怨,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无辜与无奈。

接下来的“斤斧侵凌自不休”则直接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砍伐树木的行为象征着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不尊重。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市场,水玉的高价表明了资源的稀缺性,市民之间的争斗则反映了人类在追逐财富时的贪婪与争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让人感到无奈,似乎在警示我们:对自然的掠夺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灵山与人类社会的对比,传达了王安石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警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山宁与世为仇:灵山宁静,不愿与世俗争斗,展现了自然的纯粹与和谐。
  2. 斤斧侵凌自不休:人类用斧头不断破坏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悲痛与愤慨。
  3. 水玉比来闻长价:水晶玉石因其稀有而价格高涨,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贪求。
  4. 市人无数起相雠:市民因争夺资源而互相争斗,揭示了社会的竞争与人性中的贪婪。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前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描述自然的宁静,后半部分则呈现人类的纷争。
  • 拟人:将灵山形象化,使其似乎具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矛盾,以及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警示我们珍惜自然,反思人类的行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山: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 斤斧:象征对自然的破坏。
  • 水玉:象征财富与价值。
  • 市人:象征人类的贪婪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着什么?

    • A. 人类的贪婪
    • B. 自然的和谐美好
    • C. 市场的竞争
  2. “斤斧”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砍伐树木的工具
    • B. 财富的象征
    • C. 和平的象征
  3. 诗中水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 A. 供应过剩
    • B. 资源稀缺
    • C. 市场竞争激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安石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灵山》与李白《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安石更关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豪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亭柳 赠歙州妓 风蝉 闻笛 忆山阳二首 宫乌栖 寒塘 花园即事呈常(一作韦中丞)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重游楚国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闲世 绝长补短 稠人广坐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舒吭一鸣 填格 辛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载开头的成语 刀字旁的字 芒草 饶有风趣 蹈厉发扬 戈字旁的字 林寒洞肃 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