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沧洲韵

《和沧洲韵》

时间: 2025-07-29 16:35:23

诗句

不须大药驻朱颜,膂力方刚鬓未斑。

塞外草肥谁牧马,燕然天远欲铭山。

应思我辈分阴惜,岂觅人生半日间。

壮士功成身始退,河清海宴待君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35:23

原文展示:

不须大药驻朱颜,膂力方刚鬓未斑。
塞外草肥谁牧马,燕然天远欲铭山。
应思我辈分阴惜,岂觅人生半日间。
壮士功成身始退,河清海宴待君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与壮年的思考。诗中说:无需依赖大药来保持年轻,身体刚强,头发尚未花白。边塞的草原肥沃,却没有人来放牧马匹;燕然山遥远,令人想去铭刻。我们应当思念自己分阴惜时,人生不过短暂的半日光阴。壮士在功成之后才会退隐,河流清澈、海面平静时再来等待你归来。

注释:

  • 朱颜:指红润的面容,常用来形容年轻貌美。
  • 膂力:指身体的力量。
  • 鬓未斑:头发还未变白,形容年轻。
  • 塞外草肥:指边境地区的草地肥沃,适合放牧。
  • 燕然:指燕然山,位于今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有铭刻功绩的地方。
  • 分阴惜:指珍惜光阴。
  • 壮士功成:指经过奋斗后,壮士才会选择退隐。

典故解析:

  • 燕然山:历史上,汉武帝时期的将领卫青、霍去病等在此立碑以纪念征战的功绩,象征荣耀与成就。
  • 河清海宴:出自《尚书》,形容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巘生,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局的关注,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对青春和壮年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对青春、壮年和人生意义的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对朱颜与膂力的对比,引出对年轻状态的珍惜,表现出一种直面生命的态度。接着,诗人提到边疆的景象,似乎在反映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无奈。燕然山的提及,不仅仅是地理的描写,更是对过去成就的追忆和铭刻的渴望。

诗中的“应思我辈分阴惜”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生命的珍惜。在生活中,时间是无情的,诗人提醒我们要把握当下,珍惜分阴。最后两句,表现了壮士在取得成就后选择隐退的心态,暗示着一种成熟的智慧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细腻而深远,读来令人深思,呼应了古代士人对人生和时局的敏感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须大药驻朱颜:不需要依赖药物来保持年轻的容颜。
  2. 膂力方刚鬓未斑:身体力量正强,头发尚未花白。
  3. 塞外草肥谁牧马:边疆草地肥沃,却没有人来放牧。
  4. 燕然天远欲铭山:遥远的燕然山上,想要刻下功绩。
  5. 应思我辈分阴惜:我们应当思考珍惜时光。
  6. 岂觅人生半日间:难道我们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寻找人生?
  7. 壮士功成身始退:壮士在成功后才开始隐退。
  8. 河清海宴待君还:当河流清澈、海面平静时再等你回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工整的对仗,如“膂力方刚鬓未斑”。
  • 比喻:通过“朱颜”与“膂力”对比,展现不同的价值观。
  • 象征:燕然山象征着功绩和荣耀,河清海宴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青春的珍惜、对壮年奋斗的思索,以及对未来归来的期待。诗人在沉思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把握当下与珍惜光阴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颜:象征年轻、生命力。
  • 膂力:代表身体的健康与力量。
  • 塞外草肥:象征广阔的天地与可能性。
  • 燕然:象征历史成就与荣耀。
  • 河清海宴:象征和平安宁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颜”指的是什么?

    • A. 红润的面容
    • B. 青年的心态
    • C. 生活的苦难
    • D. 乡土的记忆
  2. 诗人提到“壮士功成身始退”是指什么?

    • A. 壮士在成功后选择隐退
    • B. 壮士放弃自己的理想
    • C. 壮士继续努力奋斗
    • D. 壮士追求名利
  3. “燕然天远欲铭山”中“铭”字的意思是?

    • A. 锋利
    • B. 记录
    • C. 忘却
    • D. 旅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将进酒》——李白:强调把握当下、及时行乐的主题。

诗词对比:

对比《和沧洲韵》与《登高》,两者同样探讨人生的苦短与时间的流逝,但《登高》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和沧洲韵》则通过对壮士的思考,展现了对社会责任与历史成就的关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洞仙歌·中秋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秦楼月·芳菲歇 邙山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饯唐永昌(一作饯唐郎中洛阳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节礼士 生字旁的字 兴云致雨 行字旁的字 抓破脸 门字框的字 淡而不厌 生我劬劳 包含妻的词语有哪些 目迷五色 盖棺定谥 欠字旁的字 样币 金字旁的字 竺干学 皮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