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大庙峡

《大庙峡》

时间: 2025-04-30 15:46:02

诗句

连山何迢迢,迢迢夕阳外。

我行曾几时,虚舟入青霭。

崖倾断车箱,庙古阴松桧。

遥见灵旗翻,微风响清籁。

川光与天容,上下如衣带。

累累白石明,窅窅浮云晦。

日夕故乡心,山川渺吴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02

原文展示:

连山何迢迢,迢迢夕阳外。我行曾几时,虚舟入青霭。崖倾断车箱,庙古阴松桧。遥见灵旗翻,微风响清籁。川光与天容,上下如衣带。累累白石明,窅窅浮云晦。日夕故乡心,山川渺吴会。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山峦多么遥远,远在夕阳之外。我行走的时间并不长,却仿佛乘着空舟进入了青色的云雾之中。山崖倾斜,仿佛要断开车厢,古老的庙宇在松桧的阴影下显得更加幽深。远远地看到灵旗在风中翻飞,微风中传来清脆的声音。河水的波光与天空的容颜相连,上下如同衣带一般。一堆堆白色的石头在阳光下闪耀,而深邃的浮云则显得晦暗。日暮时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山川的景象在遥远的吴会之地显得更加渺茫。

注释:

字词注释: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青霭:青色的云雾。
  • 崖倾:山崖倾斜。
  • 车箱:车厢,这里指山崖的形状。
  • 灵旗:古代祭祀时用的旗帜。
  • 清籁:清脆的声音。
  • 川光:河水的波光。
  • 天容:天空的容颜。
  • 累累:一堆堆的样子。
  • 窅窅:深邃的样子。
  • 吴会:古代地名,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色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大庙峡》一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朱彝尊在旅途中经过大庙峡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连绵的山峦和遥远的夕阳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连山何迢迢,迢迢夕阳外”一句,以远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随后的“我行曾几时,虚舟入青霭”则通过“虚舟”和“青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虚幻感和迷茫感。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互映照,如“崖倾断车箱,庙古阴松桧”描绘了山崖的险峻和庙宇的古老,而“遥见灵旗翻,微风响清籁”则通过灵旗和清籁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氛围。最后,“日夕故乡心,山川渺吴会”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连山何迢迢,迢迢夕阳外:描绘连绵的山峦在夕阳之外,营造出辽阔的远景。
  2. 我行曾几时,虚舟入青霭:表达作者在旅途中的虚幻感和迷茫感。
  3. 崖倾断车箱,庙古阴松桧:描绘山崖的险峻和庙宇的古老。
  4. 遥见灵旗翻,微风响清籁:通过灵旗和清籁的声音,增添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5. 川光与天容,上下如衣带:描绘河水的波光与天空的容颜相连,形成和谐的画面。
  6. 累累白石明,窅窅浮云晦:通过白石和浮云的对比,表达光影的变化。
  7. 日夕故乡心,山川渺吴会: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川光与天容,上下如衣带”,将河水的波光与天空的容颜比喻为衣带,形象生动。
  • 拟人:如“遥见灵旗翻”,将灵旗拟人化,赋予其动态和生命力。
  • 对仗:如“累累白石明,窅窅浮云晦”,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迷茫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连山:连绵的山峦,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 夕阳: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虚舟:空舟,象征着旅途的虚幻和迷茫。
  • 青霭:青色的云雾,象征着旅途的神秘和不可捉摸。
  • 崖倾:山崖的倾斜,象征着旅途的险峻和挑战。
  • 灵旗:灵动的旗帜,象征着旅途的神秘和仪式感。
  • 清籁:清脆的声音,象征着旅途的宁静和美好。
  • 白石:白色的石头,象征着旅途的光明和希望。
  • 浮云:浮动的云彩,象征着旅途的变幻和不确定性。
  • 故乡心:对故乡的思念,象征着旅途的情感归宿和精神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虚舟入青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悲伤 D. 愤怒
  2. “崖倾断车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山崖的平缓 B. 山崖的险峻 C. 山崖的古老 D. 山崖的美丽
  3. 诗中的“日夕故乡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大庙峡》与杜甫的《登高》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朱彝尊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选》:收录了朱彝尊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 其四 渔家傲引/渔家傲 其四 渔家傲 渔家傲·春入桃腮生妩媚 渔家傲 酒肆 渔家傲 其五 夜饮木芙蓉下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 自度歌 渔家傲 赠众师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子 循次渐进 心字底的字 召命 毋字旁的字 俾昼作夜 包含颍的词语有哪些 信步漫游 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朝衣东市 乚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谒敬 艮字旁的字 旧欢新宠 下眼看 身心交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