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16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景,杏树帘子招呼客人来饮酒,远处可以看到山庄。水面上漂浮着菱荇,水中游着鹅儿,桑树和榆树下,燕子在飞翔。一畦春韭正绿,十里稻花散发着香气。在这个盛世中,没有饥荒困扰,何必忙于耕作和织布呢?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描绘的田园生活与“盛世”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隐含了对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的赞美。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小说家,因其长篇小说《红楼梦》而闻名。曹雪芹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因家道中落,生活困苦。他的诗词多描绘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杏帘在望》创作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杏帘在望》是一首生动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的田园生活。开头两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通过杏树的帘子和远处的山庄,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给人一种亲切感。接下来几句描绘了水面上的菱荇、游动的鹅儿及飞翔的燕子,生动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最后两句则转入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表达对盛世安乐的感慨,认为在没有饥荒的盛世中,生活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而不必劳作繁忙。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安定富足社会的赞美与渴望。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杏帘”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诗中“十里稻花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相比,曹雪芹的《杏帘在望》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而王维的诗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内心的宁静。这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筑巢于屋梁之间。此联仅用名词构成诗句,而未用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句法。 第二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做得好不好?你说这两句里面,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没有的。没有动词、没有用形容词,全是名词放在一起,“菱荇鹅儿水”,这个就是诗歌的特殊句法。你可以想像,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就用“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它是这样的一种句法,这是特别地工整的句法。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句诗可以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媲美,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论,是林黛玉的许多佳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