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杏帘在望

《杏帘在望》

时间: 2025-05-03 23:47:16

诗句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16

原文展示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景,杏树帘子招呼客人来饮酒,远处可以看到山庄。水面上漂浮着菱荇,水中游着鹅儿,桑树和榆树下,燕子在飞翔。一畦春韭正绿,十里稻花散发着香气。在这个盛世中,没有饥荒困扰,何必忙于耕作和织布呢?

注释

  • 杏帘:指杏树的帘子,常用来形容春季的美景。
  • 招客饮:招呼客人来饮酒,反映出一种热情的邀请。
  • 菱荇:水草的一种,生长在水边,象征着生机。
  • 鹅儿:小鹅,常见于田园生活,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 桑榆:桑树和榆树,常用来指代乡村田园。
  • 春韭:春天的韭菜,象征着春季的丰收。
  • 稻花香:稻田里稻花盛开,散发香气,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盛世: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描绘的田园生活与“盛世”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隐含了对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小说家,因其长篇小说《红楼梦》而闻名。曹雪芹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因家道中落,生活困苦。他的诗词多描绘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杏帘在望》创作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杏帘在望》是一首生动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的田园生活。开头两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通过杏树的帘子和远处的山庄,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给人一种亲切感。接下来几句描绘了水面上的菱荇、游动的鹅儿及飞翔的燕子,生动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最后两句则转入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表达对盛世安乐的感慨,认为在没有饥荒的盛世中,生活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而不必劳作繁忙。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杏帘招客饮:通过“杏帘”展现春天的气息,招呼客人来饮酒,表现出一种热烈的欢迎。
  2. 在望有山庄:远方的山庄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想象,营造出田园的幽静。
  3. 菱荇鹅儿水:水面上的菱草和游动的小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4. 桑榆燕子梁:桑树和榆树下的燕子,象征着农田生活的平静和安乐。
  5. 一畦春韭绿:春天的韭菜生机盎然,表现出春季的丰收与希望。
  6. 十里稻花香:稻花香气弥漫,体现出丰收的喜悦与美好。
  7. 盛世无饥馁:盛世生活安乐,没有饥荒,反映出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8. 何须耕织忙: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应该轻松,不必忙于劳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杏帘”比作招客的帘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桑榆燕子梁”与“菱荇鹅儿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如“春韭”、“稻花”传达丰收的意象,增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安定富足社会的赞美与渴望。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杏帘:象征春天的来临和温暖的氛围。
  • 山庄:代表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菱荇、鹅儿: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美。
  • 春韭、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传达出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杏帘”象征着什么?

    • A. 夏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来临
    • C. 冬天的寒冷
  2. 诗的最后两句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 A. 饥荒困扰
    • B. 盛世安乐
    • C. 战乱频繁
  3. 诗中“十里稻花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往的怀念
    • B. 对丰收的喜悦
    • C.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相比,曹雪芹的《杏帘在望》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而王维的诗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内心的宁静。这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红楼梦》曹雪芹
  • 《清代诗词选》相关章节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赏析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筑巢于屋梁之间。此联仅用名词构成诗句,而未用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句法。   第二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做得好不好?你说这两句里面,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没有的。没有动词、没有用形容词,全是名词放在一起,“菱荇鹅儿水”,这个就是诗歌的特殊句法。你可以想像,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就用“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它是这样的一种句法,这是特别地工整的句法。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句诗可以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媲美,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论,是林黛玉的许多佳句之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过青半,望横山塔二首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自跋江西道院集戏答客问二首 雪晓舟中生火二首 送彭元忠司户二首 小斋晚兴 舟中雨望二首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其二 新竹 寄题天台临海县白鹤庙西泉和韩子云惠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九流人物 近亲 挨赖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非字旁的字 丛轻折轴 肀字旁的字 科臣 示字旁的字 混开头的成语 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辨结尾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黄雀衔环 知人之术 提心吊胆 总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