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7:39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南北之间的通信多有阻隔,我的生涯中有一半是离别。
在地势尽头、山峦消失的地方,江水在寒冷的时节泛滥。
晨露湿润了芦苇,霜晴的天气让橘柚低垂。
不必急于划船回去,千里之外我心中依然有你们的期盼。
许浑(约790年-835年),字子安,号桐庐,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许浑与其他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等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文人游历、交友频繁的时期。许浑此时可能正与友人分别,在临别之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表达了作者在江南的秋冬时节,面对寒冷的水流与晨露的感受,内心却依然温暖。诗的开头“南北信多岐”,就点明了距离的阻隔,既是对物理距离的描绘,也是情感上的隔阂。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上,诗人使用了“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这样的生动意象,让读者仿佛感受到清晨的寒露与丰收的果实,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增添了几分忧伤的情绪。
诗的最后两句“不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不急于归船,反而在千里之外寄托了对友人的期盼,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尽管相隔千里,心中却依然紧密相连。这种情感的深邃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画面的美感,也充满了情感的厚度。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个人的情感,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诗的主题是什么?
比较许浑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李白更显得孤独和忧伤,而许浑则更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未来的期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