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经车辋谷

《重经车辋谷》

时间: 2025-07-27 19:33:17

诗句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

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

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

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33:17

原文展示

重经车辋谷
作者: 司马光

昔年道经车辋谷,
直上七里盐南坡。
今年行役复到此,
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
涕泗不觉双滂沱。
我生微尚在丘壑,
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
后时过此知如何。
云泉佳处须速去,
登山筋力行蹉跎。

白话文翻译

往年我经车辋谷时,
一路直上七里盐南坡。
今年我再次经过这里,
春天流汗如翻滚的波涛。
我在中途叹息坐在盘石上,
不觉泪水已经流下两行。
我一生微薄依然在丘壑间,
比起麋鹿更像是困在虞罗。
人到三十岁就开始衰老,
以后再经过这里又会如何呢?
美好的云泉之地必须尽快离去,
登山的筋力逐渐在行走中消逝。

注释

  • 车辋谷:指的是一个地名,古时人们行车经过的山谷。
  • 盐南坡:可能指的是当地的盐矿或盐田,地形陡峭。
  • 行役:指外出行军或劳作。
  • 涕泗:眼泪与鼻涕,形容悲伤。
  • 丘壑:山丘和沟壑,形容环境。
  • 麋鹿:比喻身处困境,难以自救。
  • 虞罗: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困扰与束缚。
  • 云泉:美好的水泉,象征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退之,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诗词风格清新、质朴,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司马光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他重游车辋谷的情景,反映了年华渐逝、身体衰老的无奈。

诗歌鉴赏

《重经车辋谷》是司马光对人生岁月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回忆了他年少时曾经经过车辋谷的经历,时光荏苒,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到的是身心的疲惫与岁月的无情。诗中“流汗如翻波”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春日的炎热和他内心的沉重。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不禁感慨自己已至中年,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表露出对人生的迷茫与无奈。

尤其是“人踰三十只有老”的句子,简洁而有力,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以“麋鹿婴虞罗”作为比喻,暗示了他被生活的重担所束缚,无法逃脱。诗的最后,诗人感叹美好的云泉之地应尽快离去,反映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既希望能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又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充满了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年道经车辋谷:回忆过去,诗人曾经经过车辋谷。
  2. 直上七里盐南坡:直上高坡,描绘艰辛的旅途。
  3. 今年行役复到此:再次经过此地,暗示岁月的轮回。
  4. 方春流汗如翻波:春天的劳作使他流汗,体现了辛劳。
  5. 中涂太息坐盘石:在旅途中坐下叹息,表现疲惫和思考。
  6. 涕泗不觉双滂沱:眼泪流下,表达内心的悲伤。
  7. 我生微尚在丘壑:自谦地形容自己身世微薄。
  8. 强若麋鹿婴虞罗:比喻自己如麋鹿般被困。
  9. 人踰三十只有老:感叹年华流逝,人生易老。
  10. 后时过此知如何:对未来的无奈与不确定。
  11. 云泉佳处须速去:美好的事物需珍惜,不可久留。
  12. 登山筋力行蹉跎:爬山的力量在逐渐减弱,感叹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麋鹿,形象地表现困境。
  • 对仗:如“涕泗不觉双滂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流汗如翻波”,强调了辛劳的程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经历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车辋谷: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回忆。
  2. 盐南坡:代表着生活的苦涩与努力。
  3. 汗水:象征着辛劳与岁月的流逝。
  4. 泪水:表达内心的悲伤与对过往的追忆。
  5. 麋鹿:象征着无助与困境。
  6. 云泉:代表着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汗如翻波”是指: A. 春天的炎热
    B. 诗人心情的激荡
    C. 过往的回忆

  2. “人踰三十只有老”这句的意思是: A. 生活的乐趣
    B. 歳月不饶人
    C. 追求理想

  3. 诗人通过“麋鹿”来比喻的是: A. 自由
    B. 困境与无助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追忆。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 对比《重经车辋谷》和《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重经车辋谷》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时间的反思,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壮丽的景色与人生的壮志。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却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司马光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出古岩呈宗伟、子文 次韵温伯谋归 再赋郡沼双莲三绝 或劝病中不宜数亲文墨医亦归咎题四绝以自戒末篇又以解嘲 其一 石榴 小春海棠来禽 九月二十八日湖上检校篱落 元夕大风雨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六 小溪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关门打狗 言字旁的字 圣事 误付洪乔 包含倍的词语有哪些 左顾右眄 里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市井小人 醉霞 完名全节 齿字旁的字 撞结尾的成语 鬼盖 廾字旁的字 录制 云从龙,风从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