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26
出都日涂中成
作者:司马光 〔宋代〕
贱生习山野,愚陋出於骨。
虽为冠带拘,性非藩笼物。
扬鞭出都门,旷若解徽绋。
是时天风恶,灵沼波荡汩。
龙鬣互骞腾,鸥群远浮没。
川原浸疏豁,烟火稍萧瑟。
草木虽示荣,春态先往佛。
桑稀林已斜,柳弱条可屈。
蛛丝罥晴阳,鼠上壅新窟。
徐驱款段马,放辔不呵咄。
与尔同逍遥,红尘免蓬勃。
我出身卑贱,习惯了山野生活,愚笨和陋习根深蒂固。
虽然身穿官服,但我的性情并不是那些被禁锢的物件。
我扬鞭离开都城,心情如同脱去华丽的衣裳。
这时天风凶恶,灵沼的波浪翻滚荡漾。
龙的鬃毛互相飞舞,鸥鸟群远远地浮没在水面。
川原一片开阔,烟火渐显萧条。
草木虽然显得繁茂,但春天的气息已然消逝。
桑树渐稀而倾斜,柳枝柔弱可屈。
蛛丝沾染着晴阳,老鼠爬上了新挖的洞窟。
我缓缓驱马,放松缰绳不再驱赶。
与你一同逍遥,红尘之中免去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是理学的先驱之一。司马光的诗歌风格简练、直白,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出都日涂中成》创作于他出都城之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归隐自然的向往。在当时政治环境复杂、官场腐败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以此诗寄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开篇自述出身卑贱,展现了诗人谦卑的态度,却又在官场中保持着一份清醒与自我。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出都的壮阔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尤其是“扬鞭出都门”一句,表现了他对官场束缚的反叛,象征着一种解放。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用“龙鬣互骞腾”与“鸥群远浮没”描绘出一种动荡与宁静交织的境界,仿佛是在撕裂与重塑之间徘徊。接下来的描写又让人感受到一丝萧条和凋零,“草木虽示荣,春态先往佛”,即便周围的草木繁茂,却已不再有生机,暗示了春天的消逝与希望的流逝。
最后,诗人以“徐驱款段马,放辔不呵咄”结束,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自由心态的追求,展现了逍遥自在的洒脱。整首诗在自然与人心之间架起了桥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自然与人心之间架起了桥梁,深刻反映了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司马光的《出都日涂中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人生的无奈
诗中“扬鞭出都门”意指什么?
A. 离开官场束缚
B. 赶马回家
C. 参加宴会
D. 进行旅行
下列哪个意象不是诗中提到的?
A. 龙鬣
B. 群鸥
C. 竹林
D. 草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