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7:40
紫垣驺骑入华居,公子文衣护锦舆。
眠阁书生复何事,也骑羸马从尚书。
紫色的宫墙高耸,马队进入华丽的居所,
公子们身着文雅的衣服,护送着华贵的车舆。
书房中的书生又能做什么呢?他也骑着瘦马,跟随在尚书的身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紫色通常象征着贵族和权力,紫垣的出现暗示着诗人身处高贵的环境。公子的形象代表着当时社会中的年轻贵族,而书生则体现了士人对功名的追求与无奈。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关注民生,作品多具社会批判精神。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元稹与韦氏兄弟的友谊背景下,表达了对韦氏兄弟的赞美与对当时社会地位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富贵的生活与书生的渴望,反映了士人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与现实的碰撞。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富丽的场景与书生的无奈。开头的“紫垣驺骑”营造出一种高贵而华丽的氛围,宛如一幅画卷展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诗中的“公子文衣护锦舆”则展示了当时贵族的风范,强调了他们的权势与地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眠阁书生复何事”,书生的形象代表了知识分子的孤独与无力,尽管他也骑着马,但这匹“羸马”却象征着他在权力与财富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的阶层差异,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境遇的关注与思考。在繁华的背后,隐藏着书生心中的苦涩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地位与个人理想的思考,揭示了在繁华背后,士人生活的无奈与渴望,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紫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高贵
C. 普通
诗中提到的“书生”代表什么样的人?
A. 贵族
B. 知识分子
C. 商人
诗中“羸马”暗示了书生的什么状态?
A. 富有
B. 无奈
C. 强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这首诗更强调了个人的无奈与对社会地位的渴望,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情的关怀。两个诗人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多样化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