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渡河

《渡河》

时间: 2025-07-26 22:27:49

诗句

归途过黄河,一叶大如掌。

飕飗西南风,饱帆荡双桨。

船小堕帆侧,高低任俛仰。

舟如瓢水盈,闪闪浮瓮盎。

激水雪崩腾,珠花迸衣上。

驶急穿横流,汹汹作怒响。

回首过来处,低云接沆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27:49

原文展示:

归途过黄河,一叶大如掌。
飕飗西南风,饱帆荡双桨。
船小堕帆侧,高低任俛仰。
舟如瓢水盈,闪闪浮瓮盎。
激水雪崩腾,珠花迸衣上。
驶急穿横流,汹汹作怒响。
回首过来处,低云接沆漭。

白话文翻译:

在归家的路上,经过黄河,看到一只船如同手掌般大小。
西南风猛烈,帆鼓得饱满,双桨轻松荡漾。
船小,帆随风倾斜,高低起伏任其摆动。
小船如同盛满水的瓢,闪闪烁烁地漂浮在水面上。
急流如雪崩般涌来,水花激荡得像珍珠一样溅起。
船只急速穿过横流,水声汹涌,仿佛在怒吼。
回头望去,低沉的云彩与水面相接,形成一片朦胧的景象。

注释:

  • 飕飗:形容风声,猛烈的风。
  • 堕帆:指船的帆在风中倾斜。
  • 俛仰:指船随着水波上下摇晃。
  • 瓢水盈:形容船如同盛满水的瓢,水面波光粼粼。
  • 珠花:形容水花如珠子般洒落,形态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黄河的壮阔景象,反映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归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剑臣,清代著名小说家,以《聊斋志异》闻名于世。他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蒲松龄的归途,描绘了他在黄河上乘船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旅途中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渡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航行体验的诗作,充分展示了蒲松龄的诗歌才华。诗中以“黄河”为背景,描绘了一叶小船在激流中的搏击,表现出船只在风浪中上下起伏的情景,生动而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汹涌的水流和猛烈的风,体会到航行的紧张与刺激。

诗的开头以“归途过黄河”引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动感的场景。接着“飕飗西南风,饱帆荡双桨”的描写,表现出风势的强劲与船只的轻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诗句的推进,船的渺小与激流的汹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的“回首过来处,低云接沆漭”则在情感上给予了诗人一种思考与回望的深邃感。整体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蒲松龄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传达出对生命旅程的感悟和对归途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途过黄河:回家的路上经过黄河,点明了诗歌的场景。
  2. 一叶大如掌:一只小船的大小如同手掌,体现出船只的渺小。
  3. 飕飗西南风,饱帆荡双桨:描写西南风的劲烈,帆被风鼓满,船桨轻松滑动。
  4. 船小堕帆侧,高低任俛仰:小船在波涛中倾斜,高低起伏,表现出船的脆弱。
  5. 舟如瓢水盈,闪闪浮瓮盎:船如同盛满水的瓢,水面闪烁,展现水的美丽。
  6. 激水雪崩腾,珠花迸衣上:急流如雪崩般涌动,水花飞溅如珍珠般洒落。
  7. 驶急穿横流,汹汹作怒响:船只急速穿越急流,水声如怒吼,表现出激烈的场面。
  8. 回首过来处,低云接沆漭:回头看去,低沉的云彩与水面相接,形成朦胧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叶大如掌”,将船比作手掌,突显其渺小。
  • 拟人:水的激荡如怒吼,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高低任俛仰”和“激水雪崩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与航行的艰险,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归途的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象征着壮丽与浩瀚,代表着故乡与归途。
  • 小船:象征着人生旅程的脆弱与不确定。
  • 西南风:代表着外部环境的影响,既可助力也可阻碍。
  • 水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瞬息万变,寓意人生的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流形态是如何描述的?

    • A. 平静如镜
    • B. 激流如雪崩
    • C. 缓缓流淌
    • D. 波光粼粼
  2. “一叶大如掌”中的“叶”指代什么?

    • A. 树叶
    • B. 船
    • C. 风
    • D. 水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明亮的太阳
    • B. 低沉的云彩与水面
    • C. 高山耸立
    • D. 繁星满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感受,但更注重晨光与自然的和谐美。
  • 杜甫《登高》:表现了人生的沧桑与感慨,关注的是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参考资料:

  • 《聊斋志异》相关研究文章
  • 《清代诗词研究》
  • 蒲松龄生平传记与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主客安员外十韵 又和曾秘丞见赠 秋霖二首 滁上谪居 畲田词 寄献润州赵舍人 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八绝诗阳冰篆 战城南 寿宁节祝圣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枯鱼衔索 小字头的字 应刃而解 穿花纳锦 秃宝盖的字 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适路 伊颍 旁通曲畅 包含睿的词语有哪些 风亭 八仙过海 皿字底的字 玉京子 页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讲呈说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