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

时间: 2025-07-27 08:19:02

诗句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9:02

原文展示:

临风惆怅一登台,台下黄花次第开。
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
蕉窗酒醒闻疏雨,石径云深长绿苔。
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白话文翻译:

在风中惆怅地登上高台,台下的黄花依次开放。
名士们向来能够痛快地饮酒,世人却根本不懂得怜惜才华。
在蕉窗旁酒醒时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石径上云雾深邃,绿苔绵延。
秋天的寒山上树木摇落,啼鸣的乌鸦依旧伴随着明月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惆怅:心中感到悲伤、失落。
  • 登台:登上高台,象征着一种地位或视野的提升。
  • 黄花:指菊花,常作为重阳节的象征。
  • 名士:指有名望和才华的人。
  • 蕉窗:窗户,通常指用蕉叶做成的窗,古代文人常用此词描绘环境。
  • 疏雨:稀疏的细雨。
  • 石径:用石头铺成的小路。
  • 绿苔:石路上的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摇落:摇动后落下,指秋天树木的凋零。
  • 啼乌:乌鸦的叫声,夜晚的象征。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在中国传统中,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诗中提到的“黄花”即指菊花,象征着长寿和韧性。
  • 名士饮酒:古代名士聚会时常以饮酒痛快,表示对人生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最著名的作品是《聊斋志异》。他以描写鬼怪传奇和人性为主,作品多具讽刺意味和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才能被世人忽视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九日望日怀张历友》是一首充满抒情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思念友人,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开篇的“临风惆怅一登台”引入了诗歌的情境,设置了一个孤独而高远的场景。接着通过“台下黄花次第开”来映衬节日的气氛,菊花在重阳节的象征意义不仅是对长寿的祝愿,更是对友谊的珍视。

在中间两句中,诗人感叹世人对名士才华的冷漠,显示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失望。这种情绪在“蕉窗酒醒闻疏雨”中得以延续,细雨斜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摇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则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寒山上的树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啼鸣的乌鸦则是孤独的伴侣,明亮的月光却照耀着这一切,形成一种悲凉而清晰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风惆怅一登台:在风中感到惆怅,登上高台,象征着对人生的思索和情感的升华。
  • 台下黄花次第开:黄花盛开,暗示着重阳节的来临,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美好。
  • 名士由来能痛饮:历史上名士多以饮酒痛快而著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 世人元不解怜才:世人对才华的无知与冷漠,反映出诗人的失落感。
  • 蕉窗酒醒闻疏雨:醒来后听到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
  • 石径云深长绿苔:石路上生长的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力量。
  • 摇落寒山秋树冷:寒山上的树木在秋天摇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啼乌犹带月明来:乌鸦的叫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展现出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花”暗喻友谊与长寿。
  • 对仗:如“名士由来能痛饮,世人元不解怜才”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啼乌”赋予情感,表现出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与对才华的珍视。诗人在孤独的思考中,体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黄花:代表着友谊、长寿和对生命的热爱。
  • 寒山:象征着孤独与无情的岁月。
  • 啼乌:象征孤独与思念的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花”指代哪种花?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2. 诗人对世人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冷漠
    C. 失望

  3. 诗中提到的“蕉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酒的美好
    B. 自然的宁静
    C. 孤独的环境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蒲松龄的《九日望日怀张历友》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却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二 饮酒五首 其二 江城子 水调歌头 汜水故城登眺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满江红 嵩山中作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 榆社硖口村早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变古乱常 不到乌江不肯休 忙中有错 心字底的字 言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窠丛 厂字头的字 包含皂的成语 包含怀的词语有哪些 鹿裘不完 名实相符 苁蓉 酒瓢 士字旁的字 颠嚏 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折其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