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9
苏轼的《书艾宣画四首 其四 莲龟》:
半脱莲房露压攲,
绿荷深处有游龟。
只应翡翠兰苕上,
独见玄夫曝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夏日景象:一朵朵莲花在晨露的压迫下微微倾斜,水面深处游弋着几只龟。似乎只有在翠绿的兰苕上,才能看见那位黑衣人在阳光下晒太阳的情景。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体现了苏轼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主题在文人中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宋代,隐士文化尤为盛行。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文学成就斐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文、书、画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他在此地以诗作抒发心中感慨。此时的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能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与乐趣,体现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简洁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和谐。开篇“半脱莲房露压攲”,便营造出一种清晨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莲房在露水的压迫下微微倾斜,显得格外生动。接着“绿荷深处有游龟”,游龟的出现使得静谧的场景更为生动,增添了一份悠闲的气息。
在下一联“只应翡翠兰苕上”,诗人将视线转向兰苕,似乎在暗示这片宁静的水域也有隐士的身影。最后“独见玄夫曝日时”,将隐士的形象与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一系列的描写中,隐喻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喧嚣的世俗中找到一处安宁的栖息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豁达的心态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心态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半脱莲房露压攲”描绘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独见玄夫曝日时”中的“玄夫”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游龟”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莲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注重描写生动的场景,王维则偏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两首诗在意境上相互辉映,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