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26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我爱喝酒,常常醉得神魂颠倒,能言善辩,却对机巧之事略显疏远。
我一生中穿过多少双鞋,身后又有多少书籍。
观看世事,如同王会一样,功勋和劳作在于石渠之中。
拔下毛发能够治世,这正是为了感谢杨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语言凝练,擅长用典,善于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饮酒、书籍及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洞察。
此诗以黄庭坚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开篇以“爱酒醉魂在”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在醉酒状态下的迷惘与清晰。接着以“能言机事疏”自谦,说明自己虽然口才了得,却对复杂的世事感到无能为力,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则表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望,穿过的鞋子代表了经历,而五车书则象征着他积累的知识。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则提到了书法艺术的崇高,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被视为顶峰,而石渠则象征着功业的记录,表达了他对艺术与成就的追求。
最后一句“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则引发思考,表面上是对治世之道的探讨,实则在赞美那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强调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黄庭坚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的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追求、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会”指的是: A. 王羲之的书法 B. 王莽的政治会议 C. 王安石的学说
诗中“身后五车书”意指: A. 作者的财富 B. 作者的知识积累 C. 作者的朋友
“拔毛能济世”中的“拔毛”比喻为: A. 改革 B. 贡献 C. 牺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在对待酒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黄庭坚在《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中表现出对酒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而苏轼在《将进酒》中则更为豪放,强调及时行乐,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